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体检莫忘肿瘤标志物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0-30 15:58浏览: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主动申请检测肿瘤标志物。只有当B超、X线检查发现身体存在异常时,人们才会想到去作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而这时发现的肿瘤往往已到中晚期。专家认为,在肿瘤高危人群中适当增加肿瘤初步筛查项目,对于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在作血液化验时主动申请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人不是很多。

    当然,即便在体检时查了AFP(甲胎蛋白)和CEA(癌胚抗原),但由于只有约50%的肝癌患者能够出现AFP异常,15%的胃癌病人和35%的结肠癌病人可以检测出CEA异常,因此,仅凭AFP和CEA检测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早期发现体内肿瘤。所以,专家建议,对于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患过慢性肝病等的肿瘤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作一次体检,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该半年作一次体检,有高危症状者应每3个月作一次体检。体检时除了作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细胞学检查外,还要同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实,肿瘤标志物检测十分简单,只需抽取静脉血1~2毫升即可。目前已开展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除上面提到的AFP和CEA外,还有CA125(卵巢癌相关标志物)、CA15-3(乳腺癌相关标志物)、CA19-9(胰腺癌相关标志物)、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TS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