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中医养脑培神法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30 17:19浏览:

中医认为,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对如何健脑、养脑、培神,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法:
1、养神健脑:古代养生家认为,“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散,故不可不谨养也,”如何养神?首先是“以不伤为本”。要避免对精神的各种伤害,即七清(喜、怒、优、思、悲、恐、惊)的过渡刺激。第二是“心欲常静”。这里所说的静不是绝对的,“静者,静动也,非不动也。”。司马迁说:“精神不用则废,多用则疲,疲则不足,用之则振,振则生,神则足。”又说“大用则竭。”合理用脑有助于健脑全神,提高智能。第三是避免精神郁闷不舒。古人云:“神者,伸也。人神好伸而恶郁,郁则伤神,为害不浅。”我们在精神上不要郁闷紧张,也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要胸怀开阔,心平气和,乐观从容。
2、起居有常:名医张隐庵指出:“起居有偿,养起神也。”意思是说,起居作息有一定规律,可以健脑。要做到劳逸适度,按时休息。睡眠不足肯定影响脑神,但睡眠时间过长也不对。养生家认为:“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若“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不利于健脑,有损于健康。
3、节育固精:肾与脑密切相关。脑的活动,依赖于肾精的充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这说明能节欲,才能固精,能固精才能健脑全神,推迟大脑的衰老。反之,“多欲则志昏”,从而导致早衰体赢,百病丛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对养脑健身也很重要。
4、吐纳养生:所谓“吐纳养生”,即是指呼吸精气。“吐是用口吐出浊气(二氧化碳),“纳”是用鼻吸入清气(氧气)。《内经》指出:”服天气而通神明,”意思是说,脑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吸收清静新鲜的空气,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能使人意志舒畅,思维清晰,增长才智,从而达到健脑全身的效果。操作时注意呼吸时逐渐稍稍用力,呼吸就会自然得到调整。
5、运动促神:《养生延命录》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说明养生之道要动静结合。事实上,人们早就习惯于在思考为题时,踱来踱去地自由散步,籍以促进血脉流通,加强脑的机能,提高思索能力。有的老者,手托两个核桃或铁球运转,是通过手心的劳宫穴与“心主神明”相关联,从而起到健脑全神的作用。除此之外,打打太极拳,练练武禽戏、八段锦......均可以锻炼深信,增长智力。
6、食补益脑:“饮食者,养其形”,饮食营养对于提高脑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唐代孙思邈大力提倡食补食疗之后,历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老老恒言》主张将健脑食品与米相配合,做粥以食用。如龙眼粥、大枣洲、莲子粥等。,,,0.0.0.0 47985,202,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病号,给家长带来很多麻烦。其实,饮食调理得好与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依据什么来调整孩子的饮食呢?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家长如果能经常观察孩子舌苔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正常小儿的舌象应该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忌吃冷饮。
⑵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品种同上。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⑶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温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0.0.0.0 47986,202,1、百合汤:百合20-30克煎汤或蒸熟食,每日1剂,可长期服用。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对痛风性关节炎有防治作用。
2、百前蜜:百合20克车前子30克煎水约500毫升,加蜜一勺,调匀服,每日1剂。功效:补肺益气,健脾利尿。车前有利尿酸排出。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3、赤豆薏仁粥:赤小豆50克薏以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剂。功效:补益脾胃,利尿渗湿。有促进尿酸排出作用。
4、土苓粳米粥: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可经常服用。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5、山慈菇蜜:山慈菇5克煎水,加蜂蜜一勺,调匀服,每日1剂。功用:解毒化痰,散结消肿。山慈菇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适用于湿热型急性痛风发作期。
6、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7、加味萝卜汤:萝卜250克柏子仁30克。萝卜洗净切丝,用植物油煸炒后,加入柏子仁及清水500毫升,同煮至熟,酌加食盐即可。功用:养心安神,利尿渗湿。常服可预防痛风发作。
8、防风薏米粥: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米熟,每日1剂,连服1周。功用: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9、薯蓣薤白粥: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功用: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10、白芥莲子山药糕:白芥子粉5克莲子粉100克鲜怀山药200克陈皮丝5克红枣肉200克。先将怀山药去皮切片,再将枣肉捣碎,与莲子粉、白芥子粉、陈皮丝共和,加适量水,调和均匀,蒸糕作早餐用,每次50-100克。功用:益气化痰通痹。,脾胃气虚型痛风。,,,0.0.0.0 47987,202,"1.鲍鱼竹笋汤
【特点】滋阴润燥、平肝滋阳,补气益肾,能减少腹壁脂肪贮积。适合于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食用。
【原料】主料:罐头鲍鱼50克。配料:竹笋15克,豌豆苗50克。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高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①将竹笋放盆内,用温水泡软,轻轻搓洗几次,洗净泥沙,切成长条,放入沸水锅内稍烫,捞入凉水中,鲍鱼切成薄片,豆苗洗净。②在锅内放入高汤,浇开,将竹笋和鲍肉片分别入沸锅中烫一下,捞入汤盅子中。撇去汤中浮沫,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胡椒.
2.大枣冬菇汤
【特点】益气、开胃。适用于治疗各种虚症、食少、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原料】红枣15枚,干冬菇15个,生姜、熟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过程】
先将干冬菇洗净泥沙;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清水、冬菇、红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盖严,上笼蒸60~90分钟,出笼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