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老年人常见的几种贫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2-13 09:54浏览: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类器官机能都有所退化,造血系统也不例外,故老年人常易患贫血。老年人的贫血大多数为继发性贫血,原发病常为感染、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故应提高警惕。老年人常见的贫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缺铁性贫血:为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约占33~66%,女性多于男性。患者血清铁含量大多降低,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平均体积均不低,故不能单纯用缺铁来解释,而真正需用铁剂治疗的仅占1/3,  2/3的病例伴有其他病变。在发病原因方面,首先应注意有无明显或隐匿的慢性失血,应排除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女性则应注意是否为妇科肿瘤引起。此外,痔疮也是常见的失血原因。查出原发病后,应积极治疗,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贫血也会随之得到改善,也可同时给予铁剂治疗。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减弱,吸收功能亦减退,而且老年人血清中叶酸及维生素B12含量较低,故当老年人贫血时,应当适当给予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
 
      以上两种贫血,均属于造血原料缺乏或补充不足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老年人应注意适当的食些肝、 瘦肉、蛋类、绿色蔬菜等含铁及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3. 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人的骨髓易呈轻度的相对性再生不良,约10~20%再障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的再障必须注意与骨髓纤维化以及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相鉴别。治疗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中药等,如治疗恰当病人可以生存多年,但多数预后较差。
 
       总之,老年人的贫血不应忽视,一旦发现应全面检查,积极寻找病因从而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延误治疗。

朱传升   主任医师 教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