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减轻更年期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23 10:44浏览: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更年期,妇女可显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妇女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挠,影响身心健康。

也就是说,什么是更年期综合症呢,是指由于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片综合症候群。女性到了更年期,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

人们常说,女人更年期是一个“多事之秋”,因为女人在更年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在心理方面,女人更年期会出现哪些异常的表现呢?专家表达,女人更年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时期,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焦急症

焦虑症是女人更年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整天心慌,睡眠不好,入睡难,浅睡多梦,脾气烦躁。尤其是女人更年期的潮热、多汗、疼痛等症状,更是加重了焦虑的表现。

抑郁症

女人到了更年期轻易变得特别脆弱,越来越多愁善感,甚至动不动就悲伤、哭泣。专家指出,女人更年期的这些表现都是更年期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她们往往对任何事情都不感爱好,冷漠,敏感,讨厌自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想死,严峻者甚至会自杀。

更年期偏执

女人更年期偏执常表现为疑神疑鬼,认为丈夫不忠,严重时会出现幻觉和极度妄想,产生暴力倾向,有的病人甚至会杀夫。女人更年期的偏执表现,往往令人难以接受,轻易造成人际矛盾,甚至影响邻里团结和家庭和睦。

心血管的行为医学主要是钻研心理行为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及矫正和治疗 行为的方式,并将其研究结果用于临床防治中。WHO负责人强调指出,如能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死亡。据研究资料显示,心理行为因素中,愤怒、焦虑、恐惊、压抑等行为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情绪应激与冠状动脉痉挛。其中可分为大冠状动脉痉挛和小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大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肯定,一种看法认为与交感神经亢进有关,由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过度高兴时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兴奋大冠状动脉a受体引起大冠状动脉痉挛,心理情绪应激常通过这一机制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静息型心绞痛,常见类型 为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为ST――T段抬高。情绪应激与小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心肌内的阻力血管,由于其直径小,中层发达,具有明显改变冠状动脉血液阻力的能力,当a受体兴奋时也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其特点是临床上有静息性心绞痛的发作,心电图不一定能发现ST――T段的抬高,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也是正常。这些心绞痛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表现较轻,主要是由情绪应激所促发。

二、情绪性心律失常,lown提出心理因素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精神、情绪激动易引起心率的变化,紧张、焦虑、愤怒、惧怕等心理障碍常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是交感神经的兴奋,血中及尿中有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增多。此外在愤怒、焦虑、抑郁的心情下,假如附加体力劳动,更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以上不难看出,更年期综合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很多种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