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 以局部皮肤损害为特征性表现。1.角化 患部皮肤干燥、脱屑,角化过度,以致明显增厚,冬季易较裂。2.水疱 患部出现群集可散的深在水疱,不易穿破,痒感明显,水疱出现数日后自然吸收,表面脱屑。此起彼伏,反复发作。3.丘疹 常见于足跟边缘及足(右加庶)弓部,呈环形或弧形状小片丘疹群,瘙痒明显,有鳞状脱屑。手掌心和指间也可发生。夏重冬轻。4.湿烂 主要见于足趾间,表皮潮湿浸软色白,表皮剥脱后可见基底鲜红而糜烂,瘙痒较重。可继发细菌感染而有恶臭。 常用中成药 一般无须内服药,严重者可分以下3型辨证治疗。1.湿热下注型 常见于足部皮损部位潮湿糜烂,瘙痒严重,甚至红肿疼痛。 治宜:清利湿热。 选用:龙胆泻肝丸、六一散、四妙散等。2.风湿蕴郁型 以水疱、丘疹、脱屑、瘙痒为主要表现。 治宜:疏风化湿。 可选用:防风通圣丸、荆防败毒散等。3.血虚风燥型 以皮肤角化过度,皲裂疼痛为主。 治宜:养血润肤。 选用:龟苓膏、二至丸、何首乌片等。 常用西药1.灰黄霉素:成人每次0.2克,每日3次口服,儿童每日按1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适用于角化及丘疹型。注意服用本药应坚持连续2—3月以上,若同时患 有甲癣者,服药时间应不少于6—7个月。 2.复方槿皮酊:外用药。适用于没有破损的丘疹、水疱型手足癣。3.2%龙胆紫液:外用药。适用于皮损糜烂者。 4.新脚气灵软膏:外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