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1浏览:
次
【化学名】二硫化硒洗剂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理毒理】本品具有抗皮脂溢出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用于去头屑、头皮脂溢性皮炎、花斑癣(汗斑)。
【用法和用量】
1.治疗头皮屑和头皮脂溢性皮炎。
(1)先用肥皂清洗头发和头皮。
(2)取5~10克药液于湿发及头皮上,轻揉至出泡沫。
(3)待3~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必要时可重复一次。
(4)每周2次,一个疗程2~4周,必要时可重复1个或2个疗程。
2.治疗花斑癣。
(1)洗净患处。
(2)根据病患面积取适量药液涂抹(一般10至30克)。
(3)保留10~3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4)每周2次,一个疗程2~4周,必要时可重复1个或2个疗程。
【不良反应】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头发或头皮干燥、头发脱色。
【禁忌】
1.皮肤有炎症、糜烂、渗出部位禁用。
2.外生殖器部位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仅供外用,不可内服。
2.在染发、烫发后两天内不得使用本品。
3.头皮用药后应完全冲洗干净,以免头发脱色。
4.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5.用前应充分摇匀,如天冷药液变稠可温热后使用。
6.用后应塞紧瓶盖。
7.不要用金属器件接触药液,以免影响药效。
8.如经2个或3个疗程病症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
9.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品名称】点舌丸
【曾用名称】梅花点舌丹
【主要成份】西红花、蟾酥(制)、血竭、牛黄、熊胆、珍珠、乳香(制)、没药(制)、沉香、麝香、雄黄、朱砂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各种疮疡初起,无名肿毒,疔疮发背,乳痈肿痛等症。
【规格】24粒/盒
【用法用量】2粒/次,3次/日,先饮温开水一口,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再用温开水或温黄酒送下。外用时,以醋化开,敷于患处。
【厂家】山西双人药业(山西新绛中药厂)
【注意事项】正虚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按定时服,不可多服。
山西双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山西新绛中药厂改制组建而成。企业始创于清乾隆年间的“绛州·德义堂药庄”,距今已有170余年历史,“双人牌”点舌丸(梅花点舌丹)是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系清乾隆宫廷秘方。《红楼梦》中亦有赞誉,民间素有“灵丹”之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荣获省、部优质产品奖及首届中国中成药健康怀银杯奖。
众所周知“热、毒、邪”常侵入人体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面“双人牌”点舌丸具有卓越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特别是抗生素作用不够明显的无名肿毒、无名高热效果显著,堪称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要药。
本方由熊胆、冰片、雄黄、硼砂、血竭、葶历子、沉香、乳香、没药、珍珠、牛黄、麝香、蟾酥、朱砂诸药组成,金箔为衣。用于治疗疔毒恶疮,无名肿毒,红肿痈疖,咽喉肿痛等症。有清热解毒,消疔散痈疖之功效。冰片中之上品,又名“梅花冰片”。服药时将丸药放在舌尖之上,以麻为度,俗称“点舌”;或以葱白打碎包住药丸,用陈酒冲服,亦可用醋化开涂敷患处。为了强调主药及服用方法,故称“梅花点舌丹”。
适合以下五大症状:
1、疮疡初起:口舌瘏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喉蛾喉风。
●疖(皮肤浅表急性化脓性感染)
●疔疮(面、四肢合并急性淋巴管炎,气性坏疽,皮肤炭疽等)
●外痈(浅表部脓肿,急性淋巴结炎)
●发背(浅位软组织的急性蜂窝组织炎)
●丹毒(皮肤突发红的急性感染)
●有头疽(肌肤间急性化脓性感染)
●流注(脓血症引起的转移性深部脓肿)
●瘰疬(老鼠疮、颈部淋巴结结核)
●囊痈(阴囊急性蜂窝组织炎,附睾炎等)
●肺痈(肺脓肿)
●疡痈(急性阑尾炎、结肠炎等)
●肛痈(肛瘘、痔疮等)
2、乳房疾病:
●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乳发(较乳痈大)
●乳痈(乳腺纤维瘤、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增生)
●乳岩(乳腺癌)
3、肿瘤:筋瘤、血瘤、骨瘤、肉瘤、气瘤、脂瘤、癓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4、瘿:(甲状腺疾病)
5、皮肤病:各种暗疮(粉刺、痤疮、青春痘)、疱疹、色斑、疳等属热毒及气滞血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