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西药学 > 文章内容

淋病合并症前列腺炎相关药品--清淋颗粒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4:45浏览:

产品特点: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一康清淋在全国一定品牌知名度,在同品种中全国销量第一。无糖型为全国独家规格(3g/袋)。本品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八正散,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理想中成药,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利尿、解热、解痉、抗炎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 

【成      分】瞿麦、萹蓄、车前子(盐炒)、木通、栀子、滑石、大黄、甘草(炙)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干咽燥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有糖型:一次10g,一日2次,小儿酌减。
无糖型:一次3g, 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      格】每袋装10g,每袋装3g(无糖型) 
【包装规格】 
有糖型:10g×6袋/盒×160盒/件,10g×8袋/盒×160盒/件;
无糖型: 3g×6袋/盒×160盒/件,3g×8袋/盒×160盒/件; 
【药理作用】 
本品能够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加快RST对碳粒的廓清速度。本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具有显著的利尿、解热、解痉、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本品尚可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尿道上皮细胞的粘附。以上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清热、通淋作用,为治疗小便不利所致系列症状提供了药理依据。 
【处方分析】 
本方系中医用于治疗淋证的常用方剂,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腰腹之证。此病始见于《黄帝内经》,淋证病因,多以膀胱湿热有关。清,即清除之意,也有清热利湿之意,二字合用即清除淋证,清除湿热以治淋证之意。方中用木通、车前子降火利水,佐以萹蓄、瞿麦则通淋之力更强,滑石利窍善结,栀子引火下行;佐以大黄苦寒下达,配以甘草和其中气,以防苦寒太过及缓和止痛,故湿热从小便而去,痛淋和尿血也就祛除。 
【适 应 症】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支原体阳性)、膀胱炎;尿路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