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2-26 19:47浏览:
次
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如药粉、药水、洗剂与酊剂、霜剂及软膏等。一般急性炎症,表现为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药水湿敷,具有消炎、散热等功效;待红肿减轻,渗液减少时,则使用糊剂与药粉等,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化时,则需用软膏治疗,因它作用持久且有润滑皮肤的作用。
即使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
如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10%水杨酸能软化和溶解角质,并使之脱落,其作用恰恰相反。同时还应考虑年龄、性别及患病部位与季节不同等因素。如老幼患者应选低浓度药物;乳房、外阴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手掌、足底等可用浓度高药物;对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对新药,先用小面积,如无反应,再适当扩大。
外用药也会上瘾
实际上,很多皮肤病外用药中都含有激素成分(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它们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痒疹等。其不良反应大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
如果长期使用外用激素,就会成瘾。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一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几个月,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红肿、触痛、脱屑。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皮炎会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
使用有章法
激素虽有不良反应,但由于其疗效确切,患者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只要遵循一定的章法,是可以避免“上瘾”的。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查看其主要成分是否含有激素,如果该药的主要成分是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就属于糖皮质激素类。比如常用的三九皮炎平软膏,其有效成分就是醋酸地塞米松。
在使用外用皮质激素时,一定要遵从医嘱,一般选用激素的标准是刚好能控制症状为宜。注意避免连续使用超过2~3周,使用面积不宜过大;含激素的药膏或化妆品不应使用在面部、颈部、阴囊等皮肤薄嫩处;孕妇、老人和儿童禁用激素类药膏或化妆品。
另外,皮肤病用药时间与次数也不应忽视,药水和洗剂,每3小时搽1次。酊剂、软膏剂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1次。湿敷方法要适中,用药前患部要注意清洗、消毒,痂皮用食物油软化,直径大于0。5厘米水疱要以空针筒抽出水液,疱壁不要除去。毛发部位需用粉剂或糊剂时,要剃去毛发。
皮肤病用药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生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且有瘙痒、头痛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去医院诊治。
碰上皮肤过敏或者一些轻微炎症,不少人习惯去药店买点外用药膏抹一下。对药品的选择和使用显得很随便,很多时候是凭经验,或者看广告。觉得既然是外用药,肯定没有多大副作用。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每种药物都有能治病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不良反应)。对于那些含有激素成分的外用软膏或霜剂,在使用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