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3-02-10 11:05浏览:
次
一.病史、症状及体征:
取决于低血糖的速度、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女性耐受力较强)及原发疾病。
1.急性低血糖及病程短者呈交感神经兴奋症群, 如激动不安、饥饿、软弱、出汗、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震颤,一过性黑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亚急性及缓慢血糖下降者呈脑病症状, 形式多种多样,但同一病人每次发作往往呈同一类型的症状。 多数病人表现为大脑皮层及(或)小脑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焦虑、激怒、嗜睡、注意力涣散、 定向障碍、震颤、癫痫大发作或小发作、人格改变(哭、吵、闹、 骂)、奇异行为、共济失调等,最后木僵昏迷。 长期严重低血糖可致永久性脑损害。
二.辅助检查:
1.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不典型病例可测饥饿16小时血糖3次,作过筛试验,如>3.9mmol/L(70mg/dl)可排除空腹低血糖,如<2. 22mmol/L(40mg/dl)肯定诊断;
2.22-3.9mmol/L(40-70mg/dl)为可疑低血糖,连接饥饿至72小时加运动直到低血糖发作。
应确定为器质性或功能性低血糖及其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低血糖顺序为功能性、胰岛素瘤、 早期轻症糖尿病。器质性者多为空腹低血糖,发作时间较长(大多>30min),且多呈顽固性、进行性、 罕见自愈。功能性者多有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症状,餐后1-4h发作,每次发作<30min,呈间歇性、非进行性,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