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06-21 10:50浏览:
次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血小板计数偏低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折磨大家的健康,为了摆脱疾病危害,大家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治疗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这样才能够实现准确的治疗。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低,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小板低,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服用某种药物(如磺胺、有机砷等)治疗别的疾病,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瘢是较常见的一种。
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具有保持血管壁完整性的作用。检查血小板使用的标本同样是末梢血。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含10~30万个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毒或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当血小板低于5万时常会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增多见于脾切除后、骨髓增生症、急性出血后、溶血、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此外,在组织损伤、外科手术以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大失血后,均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如果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增加到100万,则可以引起血栓和出血现象。某些生理因素亦可引起血小板升高,如进餐后、运动后、月经期等。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这是大家一定要了解的,因为血小板计数偏低着实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因此大家一定要正确的了解疾病,并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正确的治疗才能够彻底摆脱疾病危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