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典型预激综合征需要做哪些检查?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4-07 08:03浏览: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1.心电图检查
(1)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①P-R间期<0.12s。
②QRS波增宽,时间≥0.11s。
③预激波:又称δ(delta或△)波,为QRS波起始部分,表现为粗钝及有挫折的波。
④继发性ST-T改变:ST段向着预激波相反方向移位、T波低平或背向预激波。
(2)对典型预激综合征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
①P-R间期:约85%的病例P-R间期<0.10s,有时可短达0.04s。P-R间期的缩短与QRS波增宽的程度一般成反比,但P-J间期正常。
②QRS波:由于预激波为QRS的开始部分,所以QRS波增宽,偶尔可达0.20s。预激综合征依据QRS波特点可分为下列两种:
A.不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室上性激动一方面经旁路预先下传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形成δ波,另一方面激动沿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并与旁路下传的激动在心室内发生绝对干扰,形成一特殊类型的室性融合波,此称为不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其QRS波的前段由预激波构成,中段及后段由正常室内传导形成。当激动沿旁路下传激动心室所占成分越大则预激波振幅亦越大;反之,所占心室成分越少,预激波也越小。不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如下:
a.QRS波前段畸形有预激波,预激波振幅较小,所占时间较短。QRS波终末部分正常锐利。
b.QRS波增宽,但并不很显著。QRS波时限为0.10~0.14s。
c.P-R间期<0.12s。
d.继发性ST-T改变不明显。因为QRS波中、后段(主波)无明显异常,所以也无明显的继发性ST-T异常。
e.P-J间期正常,多小于0.26s。
B.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当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有传导阻滞时,室上性激动沿旁路下传可引起全部心室肌除极,产生完全性预激综合征。QRS波全部为预激波所组成,整个心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QRS波表现为明显的宽大畸形。完全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如下:
a.QRS波明显宽大畸形,在QRS波起始部分有预激波,QRS波的终末部分亦明显宽钝。
b.QRS时间多>0.12s。甚至可达0.18s。
c.P-R间期缩短,时限<0.12s,若出现旁路一度阻滞则P-R间期>0.12s。
d.继发性ST-T改变十分明显。预激波与QRS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下降,T波负正双向或倒置;预激波与QRS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T波正负双向、直立。
e.P-J间期正常或延长。
③预激波(δ波):预激波所占时间约为0.05s(常为0.03~0.06s),其振幅在5mm以下,多为2~3mm,少数情况下也可高于QRS波主波。通常预激波和QRS波主波方向相同。如果预激波很小、不典型而不易判断可采用憋气、压迫颈动脉窦、使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等方法可使预激波显现,或由小变大。深吸气、运动、亚硝酸异戊酯等可使原有预激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