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心脏不好 留神半夜的夺命电话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8-17 08:13浏览:

深夜里刺耳的电话铃突然响起,这对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可能还真会要命。

这不,前几天,70多岁的刘老伯,晚上11点多从床上爬起来接电话,结果还没来得及说话,便突发脑梗栽倒在地上了,好在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二内科主任夏昱表示,晚上11点钟对年轻人来说不算太晚,但对老年人来说已是半夜。老年人多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如果在静睡时被惊醒,精神一紧张,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千万不要在夜里给老年人打电话。

夏昱主任说,老年人防止夜间出问题,还要注意做到“3个半分钟”,即睁开眼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半分钟,最后再下床活动,可有效避免血压波动。

心脏病发作哪个时间段最危险?

答案是:一年之中12月份最危险,一周当中周一最危险,一天当中清晨最危险!

瑞典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不同的日子会影响心脏病发作概率。该研究在对15.6万名住院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年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从一年不同月份来看,12月心脏病发作风险最高,7月的心脏病发作病例最少;从一周中来看,心脏病发作在星期一发生最多,星期六最少。

将“时间”概念融入医学研究,国内也有相关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王姗姗等教授联合发表的《心脑血管疾病时间发病规律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中就提到了时间生物学和时间医学,而且提出上午6~9时为心脏性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

清晨高血压的波动会对心脏、大脑、肾脏和血管等产生严重损害,是心血管事件高发的首要危险因素,亚洲人群尤其需要控制清晨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此外,权威杂志《高血压期刊》近期刊登一项研究称,平时血压正常的人,如果清晨血压过高,也可能预示其存在心脏左心室肥厚问题。左心室肥厚正是出现心脏病的潜在因素之一。

该如何管理清晨高血压?

1.正确测量血压: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通常为6点~10点,在未服药、未吃早饭、已排尿后,取坐位测血压;晚上应在睡觉前,坐位休息1~2分钟后再测。

2.合理服用药物:最佳血压控制方案应该是保证降压疗效覆盖整个24小时,若服药后,清晨高血压仍控制不佳,可在医师指导下换用长效降压药或者复方制剂。在药物调整期间,至少保证每周测量5天。

3.坚持日常管理:限制运动强度;限制食盐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6克;减少脂肪摄入;尽量不吸烟、少饮酒;坚持规律服药,并保证早晚各测1~3次血压;坚持定期随诊;保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

4.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三知道”,知道控制清晨高血压的重要性,知道坚持测量清晨高血压并准确记录的重要性;知道坚持每天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