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寒湿泄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7-05 08:52浏览:

寒湿泄泻

 

一般来说,引起泄泻的原因,主要是寒热虚实的不同。至于具体原因,则要看大便形状、病程长短等具体的症状。
如果大便有黏液不爽,一日数解,常为湿热积滞肠道。大便有脓血,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排便不畅的,这多为湿热下注大肠而造成的痢疾。
如果腹痛即泻,泻下急迫,这是由于肝强脾弱,肝脾不和而致的痛泻证。 如果大便呈水样,突然发病,一日数次,肛门灼热、尿黄短赤,或伴有恶心等证,这多是由于邪热下迫大肠之热泻证。
如果大便泄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大便酸腐臭秽,或如败卵,或伴有呕吐、口臭、舌苔腐腻者,这是由于食积不化,脾胃受损的伤食泻。
如果泄泻病程较长,时间较久,大便稀软不成形,常伴有腹胀、纳少、疲倦无力、面色萎黄,多为脾虚而致的泄泻。
1.焦米粥:白粳米100克,党参20克。先水煎党参取汁,再入粳米煮粥,煮好后调味食用,每日一剂。
2.山药羊肉粥:羊肉250克,鲜山药500克,糯米500克。先将羊肉、鲜山药煮烂,然后加入糯米,加水适量煮成粥,调味,早晚服用。

气虚者表现舌软无力,走路摇摆。体瘦,加党参、黄芪、白术各10g;血虚者表现黏膜苍白,消瘦毛焦加熟地、川芎、红花各10g。
寒重者表现耳鼻四肢厥冷,口色白滑,口腔温低,拱背怕冷甚至体温下降,加肉桂、砂仁、炮姜;肚胀加木香、小茴香、枳壳;食滞者加山楂、神曲;泻剧者加乌梅,车前子、泽泻兼有表证者加柴胡,紫苏、生姜。

 

 

 

 突然拉稀,粪便酸臭或腥臭,质地稀薄,鼻寒耳冷,寒颤、肠音响亮,尿少色泽黄,体温正常,后期体温下降;口色青白或淡白,脉沉迟或沉细;有受寒湿病史。
保健食疗
1.补骨脂煲猪腰:猪腰1对,补骨脂10克,芡实30克,党参20克。先将猪腰内的筋膜臊腺去除,切成花,与补骨脂、芡实加水适量煮1小时,调味分2~3次服用。隔日1剂,连吃5~7剂为好。
2.党参金樱子汤:党参20克,金樱子12克,芡实10克,红糖适量。将上诉药物水煎取汁,用红糖调味,每日1剂。
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以及严重的水泻;重者,因食欲废绝,排粪失禁引起脱水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