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消化疾病 > 文章内容

病毒性胃肠炎病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11 21:34浏览: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1.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

2.诺如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这组病毒的原型毒株是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之后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形态相似、抗原性略异的病毒颗粒,均以分离到病原的地点命名,如Hawaii virus ,Snow Mountain virus,Mcxico virus,South-ampton virus等,统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cs)

全世界60%-80%人类胃肠炎暴发与诺如病毒有关、该病毒感染呈全年流行,无明显地域差别,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人-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也是传播途径、流行范围主要分布在饭店、学校、医院、幼儿园、旅游区、军队等、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由于机体针对病毒产生的抗体无明显保护作用.因此可以多次感染.但症状比轮状病毒感染轻。

3.星状病毒1975年通过电镜从轻度腹泻婴儿的粪便中检出。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5岁儿童星状病毒感染率>70%、该病毒可以在医院、日托中心、幼儿园、中学和军队造成暴发流行。

星状病毒感染可散发,也可引起暴发流行、星状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各血清型流行情况因地区和流行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多以血清型1型为主、与轮状病毒感染相似,星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2岁以内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幼儿、此外,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也是星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及联合免疫缺陷患者发生星状病毒感染均已有报道目、星状病毒亦是健康成年人发生急性胃肠炎的病因之一。

4.腺病毒含双股DNA,直径平均70 nn i,目前已知52个血清型四,此外还有某些未能分型的腺病毒、一般腺病毒能在普通培养细胞上生长,粪便中腺病毒仅选择性生在小肠细胞内生长.故称之为肠腺病毒。

腺病毒胃肠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在小儿,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年龄以s岁以下为多,尤其3岁以下,可占85%,最小发病年龄为1个月、腺病毒胃肠炎一般呈散发,在难民营、托幼机构及住院儿科病房中可引起暴发流行、全年发病,以夏季及冬末略多。70%由Ad40及Ad41型肠腺病毒引起,其他型如1 ,2,4型亦有报道,但不同国家、地区,病毒血清型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