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肝脏类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1-23 07:53浏览:

肝脏类癌起病隐匿,早期肿瘤很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当类癌长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局部症状(常由机械因素所致)。
1.局部症状 右上腹部或肝区疼痛,最常见,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2.消化道症状 部分病人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少数患者并发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此可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甚至出现呕血、黑便。
3.全身症状 虽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明肝脏类癌在细胞水平存在异位神经内分泌产物,但由于其数量的不足或在质量上有缺陷,往往不能激活靶器官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因此,绝大多数肝脏类癌并无神经内分泌产物异常增多的临床表现,仅个别病例出现类癌综合征、卓-艾综合征、异位ACTH综合征、顽固性低血糖等表现。
4.其他症状 晚期病例常有厌食、消瘦、乏力、发热等症状。
5.体征 肝脏肿大为最常见的体征。肝质地较硬,表面及边缘不规则,常呈结节状,少数肿瘤深埋于肝实质内者则肝表面光滑,伴或不伴明显压痛。
肝脏类癌通常缺乏特殊的症状、体征,组织学上与肝细胞癌相似,且临床上又特别罕见,因此诊断较为困难。肝脏类癌的定位诊断常常有赖于B型超声显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或肝放射性核素扫描,甚至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胃肠道的类癌常常在早期发生肝脏转移,而且部分也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在诊断肝脏类癌时,首先应该进行广泛而细致的检查,部分病例甚至还需要经过长期的随诊观察,以彻底排除其他部位的类癌存在。此外,肝脏类癌还要与肝细胞癌相鉴别,后者与肝脏类癌的临床发展不同,无类癌综合征的表现,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大部分甲胎蛋白(AFP)增高,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肿瘤细胞无类癌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