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胸内甲状腺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1-22 18:00浏览:

胸内甲状腺多见于女性。病史较长。主诉为呼吸困难,数年或十数年,且逐渐加重。同时有颈部肿块,甲状腺下缘一般不能触及,有些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驼背,颈部粗短,肥胖,部分病人往往有甲状腺手术史。
无症状病例约占30%,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肿块压迫周围器官引起,如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喘鸣;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胸部及颈部表浅静脉怒张,上肢水肿等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但因食管较气管柔软,即使食管受压或移位,仍可容易地躲避肿瘤的压力,故以上症状往往很少出现。症状的轻重与肿块的大小、部位有关。单纯性胸内甲状腺肿明显增大时,才出现压迫症状,因胸骨后间隙狭窄,故胸骨后甲状腺肿,即使肿瘤不大亦可在早期出现症状。个别病人因肿块嵌顿在胸廓入口处或自发性、外伤性出血而引起急性呼吸困难。严重时由于肿瘤长期压迫气管导致软化甚至令病人有窒息感,这些症状可在仰卧或头移向患侧时加重。如有声音嘶哑,甚至于失声,常为恶性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良性胸内甲状腺肿对喉返神经压迫极少见。Horner综合征为肿瘤下降至后纵隔压迫交感神经所引起的,但不多见。至于伴有心慌、气急、盗汗、高血压等,则提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存在。
体格检查:坠入性胸内甲状腺肿可在颈部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并向胸内延伸,往往触不到下极。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的及完全性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颈部很难触及肿块。体检时必须注意颈部甲状腺与胸内甲状腺关系,肿物与吞咽活动的关系以及下界扪及情况和甲状腺肿瘤向胸内延伸的情况。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同位素I131扫描该肿物为功能性异位甲状腺即可确诊。
1.胸内甲状腺肿及肿瘤以女性为多,仔细询问病史及临床表现;注意了解病人过去有无颈部肿物自行消失史。
2.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等辅助检查。

 

 

 

1.与血管瘤鉴别 胸内甲状腺肿如向右上突出时,应与无名动脉瘤、奇静脉叶鉴别;向左纵隔突出时,应与主动脉瘤相鉴别。
(1)无名动脉瘤在病人做吞咽动作时,无向上移动现象,在透视下有时可见搏动。记波摄影检查,其搏动与主动脉波同步。有些病例可造成肋骨破坏,必要时应行动脉造影鉴别。
(2)奇静脉叶内仍可见肺纹理,在近肺门处可见倒逗点状的奇静脉,气管无受压现象。必要时行气管支气管造影鉴别。
(3)主动脉瘤常使主动脉弓抬高,向上移位;而胸骨后甲状腺肿则使主动脉弓向下向左移位。主动脉瘤常伴有其他部分主动脉扩张和心脏增大。必要时可行记波或主动脉造影检查。此外,主动脉瘤或无名动脉瘤以梅毒性为多见,如华-康氏反应阳性者,均应首先考虑为动脉瘤。
2.与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胸内甲状腺肿如位于后上纵隔者,应与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3.与胸腺瘤鉴别 胸腺瘤也位于前纵隔,但位置较胸内甲状腺肿偏低,常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系发育不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伴瘤症状。鉴别困难时需手术切除病理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