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1-15 09:04浏览:

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均有昏迷,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症状可在伤后立即出现,或在伤后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之后出现。临床表现与颈内动脉损伤形成的动静脉瘘口大小有关。
1.局部症状、体征 是由于颈内动脉血流直接灌入海绵窦引起。
(1)搏动性眼突:伤后24h之内,即有患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水肿、外翻,眼球前突并伴有与心律一致的搏动,额颞头皮静脉怒张。
(2)震颤与杂音:病人可自己听到的连续性杂音,随心脏的收缩而增强,触诊眼球有震颤,听诊于眼球、额眶部及颞部可闻吹风样杂音及猫喘样震颤,二者与脉搏一致,杂音显著可使患者失眠。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可使杂音减弱或消失。
(3)视力障碍:因眼静脉压升高,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盘水肿,或因扩大的海绵窦压迫视神经而发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障碍。
(4)海绵窦与眶上裂综合征:约有70%的病人眼球运动受限,特别是展神经和动眼神经的受累,可引起复视,严重时可导致结合膜炎、角膜溃疡、眼球受压青光眼及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偶尔病人有三叉神经眼支症状,如患侧额颞、眶部疼痛或前额皮肤感觉障碍及角膜反射减弱。此外,尚有部分病人,可因海绵窦间较大,两侧交通甚易,而有出现双侧眼部的症状和体征者。
2.全脑症状 乃因脑缺血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时,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短路血液循环,影响瘘口远侧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血流灌注,相应的分布区发生脑供血不足,长期的脑缺血引起脑的功能损害。有时颅内压可能增高。
此外,如果颈动脉破裂与蝶窦相通,可造成大量鼻出血。一般出现于伤后早期或几天以后。如果窦口较大,可出现代偿性心脏扩大。
诊断
根据颅脑外伤史及上述特有的眼征即可确定诊断。部分病人因动脉压力较高,同时或稍后发生对侧眼球突出,在定侧时需加注意。少数患者双侧均有病变。诊断时还需对瘘口类型和部位进行确定。从治疗的角度看,诊断的目的和要求还应包括瘘口的部位、大小、盗血程度、瘘口供血来源、脑底动脉环(Willis Circle)情况及静脉引流方向等,便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此,常须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除了对患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之外,还要在压迫患侧颈动脉,暂时阻断血流的情况下,拍摄对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像。通常在患侧颈内动脉造影像上,只见海绵窦内一团造影剂阴影,远端脑血管充盈较差,瘘口的确切部位难以确定。采用椎动脉造影同时压迫患侧颈动脉,使造影剂由后交通支逆行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口溢出,则往往清晰可见。同时行健侧颈内动脉造影也可了解Willis环是否完整,估计脑动脉代偿情况,有助于判断患侧颈内动脉血流是否可以中断。另外,通过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能显示有无颈内动脉的分支与海绵窦底部脑膜中动脉、脑膜副动脉及咽升动脉相吻合,形成颈外动脉供血。Parkinson(1967)曾将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分为两类:其一,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破裂所致;其二,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分支断裂所引起。后者采用单纯球囊栓塞常难以奏效。

 

 

 

临床上需与眶内脑膜瘤膨出、眶内动脉瘤及海绵窦血栓形成鉴别。另外也应排除颅内其它血管畸形所致的搏动性突眼、颅内血管杂音,如硬脑膜动静脉瘘、脑动静脉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