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抗癫痫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怎么办?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2-03 10:05浏览:

所有的抗癫痫药物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在不同个体有很大差异。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大部分不良反应是轻微的,但也有少数会危及生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镇静、思睡、头晕、共济障碍、认知、记忆等)、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消化道症状、体重改变、生育问题、骨骼健康等)和特异体质反应。

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引起的头晕、复视、共济失调等以及多数抗癫痫药物出现的困倦等)。

特异体质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无关,不能预测,主要有皮肤损害、严重的肝毒性、血液系统损害。

长期的不良反应:与累积剂量有关,如卡马西平引起的低钠血症,丙戊酸钠引起的体重增加、脱发等。

远期不良反应:可发生致畸性。

抗癫痫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在治疗开始的最初几周明显,以后逐渐消退,减少治疗初始阶段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使治疗能够继续。建议不要超过说明书推荐的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除非患者的发作非常频繁,从较小的剂量开始,缓慢的增加剂量直至发作控制或最大可耐受剂量,儿童一律按体重计算药量。

在撤药过程中,需要考虑癫痫患者持续无发作2年以上,存在减停药的可能性;大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2~5年完全无发作,可以考虑停药。但是否减停、如何减停,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癫痫类型(病因、发作类型综合征分类)。脑电图对减停抗癫痫药物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