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8-26 08:58浏览:
次
一般而言,对于病情较轻者可适当用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加以控制,继续怀孕。如何控制,则大有讲究。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目的是使母亲的甲状腺功能控制在轻微甲亢状态或正常上限水平,并预防胎儿发生甲亢或甲低。
1、妊娠早期
妊娠1~3月时胎儿的甲状腺尚未发育成熟,不具备吸碘功能,此时可用充足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用的剂量应能尽快控制甲亢症状,以利妊娠中、后期减量。
2、妊娠中期
妊娠4~6月,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基本发育成熟,抗甲状腺药物应减至较小剂量。因抗甲状腺药物均可以通过胎盘,大剂量使用时,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大脑发育,甚至发生克汀病。故此时甲亢症状不宜控制太严格,可保持甲状腺功能处于较正常稍高的水平。
3、妊娠后期
妊娠期合并甲亢该怎么用药?妊娠7~9月及胎儿出生前的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应进一步减小或停用。
甲亢合并妊娠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计资料显示生育期妇女甲亢患病率较高,甲亢合并妊娠的患者更是屡见不鲜,那么甲亢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如何,孕期如何使用合适的治疗方式呢?下面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知识:
甲亢对孕妇和胎儿可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妊娠早中期甲亢未控制者自然流产率增加,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增加;妊娠晚期甲亢仍未控制者,先兆子痫、充血性心衰、甲亢危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死胎、早产、胎盘早剥和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早中期甲亢良好控制者。甲亢合并妊娠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为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先天畸形、死胎、颅缝早闭等。
目前认为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主要有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而因为丙基硫氧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较低(仅为甲巯咪唑的1/4),且甲巯咪唑可能引起胎儿先天发育异常(头皮缺失、真皮发育不良、后鼻孔闭锁、气管-食管瘘等),因此妊娠早期(T1期)宜首选丙基硫氧嘧啶。但由于使用丙硫氧嘧啶存在严重肝损伤风险,故妊娠中后期(T2、T3期)优先选择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另外,必须强调的是妊娠期甲亢是严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因为放射性碘会造成胎儿甲状腺损伤,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智力发育、早产、死胎等;而选择放射性碘治疗的甲亢女性,治疗后6个月内应当避免怀孕。同时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虽能控制甲亢症状,但其可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产程延长、新生儿心动过缓等情况发生,故妊娠期甲亢也应慎用此类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