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1-15 07:38浏览:
次
甲状腺疾病在我国古代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瘿病又名瘿气、瘿瘤,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西医中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均属于本病范畴.今天我们与大家探讨一下古代中医对于这类疾病的认识吧。
瘿病的发生与什么有关呢?
瘿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等,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结而成瘿病。
情志内伤: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肝气失于调达,气机瘀滞,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形成瘿病。《诸病源候论》中也说:“瘿者,由忧愤气结所生“,动气增患,由此可见情绪对于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很大,往期的推送中我们也很多次提到情绪的重要性,所以大家一定重视情绪的管理。
饮食及水土适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适宜,一是影响脾胃功能,使得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发为本病。
体质因素:妇女以肝为先天,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以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的人痰气郁滞后更容易化火伤阴,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
现代研究表明除此之外,甲状腺疾病还与生活作息、辐射、遗传等等因素相关。
瘿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与心相关。瘿病日久,在损伤肝阴的同时,也会伤及心阴,出现心悸、烦躁、脉数等症。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
初期发作可如樱桃或手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大小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可扪及结节。多发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史,或发病有一定地域性。
早期多无明显伴随症状,后期可见面部潮红,低热多汗,心悸,多食易饥,眼球突出,手抖,脉数。
治法方药:
瘿病以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疗原则。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配合活血化瘀;火郁阴伤而表现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为主。
根据不同的病机施以相应的治法及用药。在基础药方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还可酌情加减:如火盛,宜清热泻火,药用丹皮、栀子、夏枯草等;如痰凝,药用浙贝母、瓜蒌等;如血瘀,宜活血软坚,用赤芍、川芎、桃仁等;若气虚,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气阴两虚者,黄芪、太子参、麦冬、黄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