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弱视需要做哪些检查?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3-13 07:45浏览:

一般检查:视力检查。外眼及眼底检查。屈光检查。斜视检查。固视性质检查。双眼单视检查。视网膜对应检查。融合功能检查。立体视觉检查。
1.激光干涉视力 激光干涉视力(1aser interference visual acuity,IVA)以激光干涉条纹为指标,在视标对比度为最大值时,不改变对比度,仅改变空间频率便可测出视力。一般用能分辨最高空间频率的1/30来表示,因为Snellen′s视力是以分辨1′角视标时的视力为1.0。若可辨认的空间频率为30周/度(c/d)此时每条纹所对应的1.0的视角正好为1′,所以可辨认的最高空间频率的1/30即为视力表所对应的视力。以激光干涉条纹为指标,在视标对比度最大值时,不改变对比度,仅改变空间频率便可测出视力。一般地说,IVA值代表的是除去了眼球屈光系统影响的视网膜视力,直接反映了视网膜至视皮质之间的功能状态。弱视眼的IVA值随弱视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且与EVA值的下降联系密切。弱视眼的IVA值多数高于EVA值。
2.对比敏感度函数 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测定是在明亮对比变化下,人眼视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视标的识别能力,可作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上敏感、准确、定量地检测弱视患者视功能的指标。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研究表明:弱视均有CSF功能的缺损,不同原因引起的弱视其CSF有不同的改变。在斜视性弱视中,一些人认为只有高空间频率CSF下降,与视力下降不相符,而其他人则认为斜视性弱视有两种改变,一种是仅表现为高空间频率的CSF下降,另一种为全频率的CSF下降;在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样也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全频区CSF均有降低,视力降低与CSF曲线的降低几乎是平行的。另外一些人认为,既可以是全频率的受损,也可以表现为中高空间频率的受损。在剥夺性弱视中,低频区的CSF大致正常,其他频区的CSF下降,CSF高峰左移,截止频率也下降。有人认为斜视性弱视是由于中心视力的立体失真即X通道受损所致,而屈光参差性弱视则表现为整个分辨力障碍所致。CSF的一种心理物理检查,检查时不排除受检者的主观因素。
3.VEP视力 Sokol测量了部分婴幼儿及成人图像VEP(pattern VEP,PVEP)。发现婴幼儿6个月时,对视角为7.5′或15′的棋盘格反应最强烈,与成人20/20视力相同,这说明婴幼儿6个月时就建立了20/20的视机能。测量方法是用棋盘格刺激,方格依次变小,直到诱发出能够测量到最小波幅的VEP为止,此时的最高空间频率代表最好视力。
以上介绍了几种视功能检查法,从不同角度主观及客观地、定性及定量地反映视功能情况。各种检查方法都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对于大量3岁以上儿童的视力检测,E视力表视力检查法仍不失为首选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普遍使用更科学、更准确、更简便的方法来检测视功能。
4.电生理检查
(1)视网膜电图:单纯光刺激(F-ERG),弱视眼与正常眼的电反应没有明显差异。Sokol报道用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查,则弱视眼ERG的b波波幅及后电位的振幅均降低。国内阴正勤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斜视眼P-ERG反应下降,并认为斜视造成的视功能损害同时涉及视网膜、视中枢。
(2)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受光或特定图形刺激后产生神经兴奋,通过视路传导到视中枢。利用现代微电极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将这些电位活动记录下来,就可得出视觉诱发电位(VEP)。Wagner测试正常儿童和弱视儿童的P-VEP(图形VEP)发现,弱视眼的VEP潜伏期延长,振幅小于健眼,刺激双眼时振幅也不明显提高。用P-VEP测量弱视儿童非弱视眼的视觉诱发电位,可以发现弱视的对侧眼及已治愈的弱视眼,尽管视力完全正常,但VEP仍然表现异常,以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为特征。
(3)VEP的临床应用:
①研究婴幼儿的视觉发育:利用VEP检查婴幼儿空间辨别力,发现其发育很快,6个月可达成人水平;婴幼儿的时间频率辨别阈值较高,成熟的最早,说明婴幼儿在前6个月视系统发育从黄斑到大脑皮质是很快的。VEP在婴幼儿视功能检测中是新发展起来的可靠的方法。
②弱视病理、生理机制探讨:弱视的动物模型实验表明,弱视的发生与视网膜上物像清晰度有关,幼年时在视网膜上的物像如始终是模糊的,那么就会导致弱视的发生(外周学说)。
③检测立体视:许多专家报道VEP可能为立体视检测提供客观指标,正常人双眼同时接受刺激的VEP波幅比单眼高。Arden报道,正常立体视者两眼VEP波形相似,而无双眼视者可能发生相位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