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02-04 10:56浏览:
次
随着气温的渐渐降低,又到了一年中流感高发的季节。当孩子出现发烧、嗓子疼的症状时,很多家长都认为是感冒了。但小编需要提醒大家,这个季节有个头疼脑热,可不见得都是感冒,有可能是--"猩红热"。一旦发现,家长应该马上送医进行猩红热治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猩红热治疗的方法。
判断"中招"牢记三症
那么,家长怎样判断孩子是否"中招"?
猩红热感染人群多是儿童。主要症状有三条:发热、皮疹、扁桃腺化脓。疾病开始表现为突然发热,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嗓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咽部红肿和化脓性扁桃腺炎。
在疾病初期,舌上有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像草莓一样,故称为"草莓舌"。2-3天后舌上白苔开始脱落,舌面鲜红,舌乳头仍突起,像杨梅一样,称为"杨梅舌"。
皮疹多在发热第二天出现,最先出现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24小时内会遍布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小皮疹广泛分布,看着像鸡皮疙瘩,摸上去像砂纸,用手按压红疹会消退,放开手后红疹又会出现。
护理治疗有方法
抗生素治疗:猩红热属于细菌感染,发病早期应该应用抗生素。
青霉素能有效杀灭A型溶血性链球菌,至少连用7天,最好连用10天,口服即可。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建议服用红霉素。
一般情况下,服用抗生素24小时后就会退烧。
而且,就算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家长也不要贸然停药。因为在细菌感染时,抗生素需要服用足够的一段时间,从而避免耐药菌产生。
另一方面。"隔离+睡眠+通风"这三点也很重要,孩子患上猩红热后更要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
目前,猩红热尚无疫苗可预防。所以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至关重要!同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加强身体锻炼,教育孩子勤洗手、勤漱口。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到拥挤的场所。
虽然猩红热来势汹汹,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临床也大都不难治。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够注重预防,善于观察,及时就诊,积极治疗以及细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