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肠癌预防从现在开始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0-25 11:11浏览: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饮食种类多样化,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我国年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最新统计显示,40岁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大肠是*的消化器官之一,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原因包括:

  (1)饮食习惯:如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癌发病率高。

  (2)癌前病变: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3)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者,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风险较高。

  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期发现大肠腺瘤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阻断癌变过程。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早期发现大肠癌依赖于合理的筛查,而不是等出现症状后再进行检查。可将人群分成三类,不同的人群接受不同的筛查方案。

  (1)一般人群:45岁以后可以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5—10年进行一次检查。

  (2)高危人群:有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频数、粘液便及腹痛者),我们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一次检查。

  (3)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我们建议尽早前往大的肿瘤中心就诊,通过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家族史进行仔细的收集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判断该人群是否具有遗传倾向。如果有遗传倾向,则由临床医生按照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的随访方案密切随访。如果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则按照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案进行随访。

   大肠癌常见症状

  (1)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

  (2)腹痛和腹部不适

  (3)腹部肿块

  (4)急慢性肠梗阻症状:例如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5)急性穿孔或者腹膜炎症状:患者如突发剧烈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板样腹、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者,此时应考虑是否合并穿孔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