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方剂 > 文章内容

中医治疗流鼻血比较人性化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2-14 08:28浏览:

流鼻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流鼻血的量可多可少,少到鼻涕裡面只夹杂一点血丝,多的话可以引起休克,反覆出血会造成贫血。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局部病变,以及全身性的因素;流鼻血的局部病变,以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网破裂出血最多,大部分的儿童或成人,其流鼻血发生的部位绝大多数都在此处。

因此流鼻血的原因,从不当的挖鼻子、外伤、感冒或鼻过敏过度擤鼻涕造成,到鼻或鼻咽部的良、恶性肿瘤,甚至高血压、血管硬化、凝血机能障碍等全身性的疾病皆有可能。一般西医的治疗方式是在鼻中隔的血管区,用电烧或以硝酸银等药物局部腐蚀,这种方式虽也能暂时性止血,但治疗过程的恐惧与疼痛,常令流鼻血的小朋友终生难忘;相对的,中医的治疗方式就比较人性化,只要吃吃药,擦擦药膏,注意饮食及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习惯,大部分的流鼻血都可以在短时间治愈。

流鼻血在中医诊断上还可再细分为火热型、肝肾阴虚型、脾不统血等型:

1.火热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还可表现出身热烦燥、口乾口苦口臭、大便硬小便较黄深、舌红脉数有力等,治疗上可选用清热凉血等药物如龙胆泄肝汤、银花、连翘、栀子、龙胆草、仙鹤草等。

2.肝肾阴虚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还可表现出口乾、头晕眼花、耳鸣心悸、舌红绦脉细数等。治疗上可选用滋阴凉血等药物如知柏地黄丸等。

3.脾不统血型的特徵除了流鼻血外,还可出现任何种形式与部位的失血、常合併口淡无味、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大便塘薄、面色无华、神疲懒言、身体消瘦、舌淡胖嫩有齿印、苔白少津,脉细弱。治疗上可选用健脾益气止血等药物如归脾汤等。

在保健及预防上,火热型、肝肾阴虚型,应减少摄取辛辣油炸及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万一已经流鼻血该怎麽办?由于大部分的流鼻血都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网,因此流鼻血时应先压迫止血,即用两隻手指头捏紧鼻翼数分钟,如果这样做,仍无法止血,就应送医处理。假如病人反覆于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网发生出血,那麽治疗上除了须根治其原本的鼻病外,还可应用外用的中药青珠膏,局部涂抹于有病变的粘膜区,并戒除不当挖鼻子的坏习惯,当可大大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