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08-11 07:25浏览:
次
导读:治不好病,你不能怪患者。想和小编真人聊天,请加微信:zsqzimeiti,一个能跟你唠出“干货”的好青年。
生了病,都想“速战速决"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了病,很多患者的心理是:能不手术就不手术,能吃药就不要输液,能好得快点就不要慢的。即使是吃中药,也希望三五付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久拖,“一吃吃俩月”,患者不想,医生也不想。
拿吃中药来说,患者期望值增加了,但这不代表患者就能找对医生,好一点的,找中医,“慢郎中”,慢慢治;走偏的,可能会去找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吃不好,也吃不坏。
老老实实坐冷板凳
这可“苦了”一些年轻的中医人,初出茅庐的中医学子,毕业后,有一些人感觉才华得不到施展,等不及了,有的选择放弃中医,转行西医,或者另谋他业。
最可敬的,是一批初心不改的年轻中医,老老实实坐冷板凳,钻研医理,精研医术,他们不求能成为专家,只希望自己开的处方,能在短期内取得好的疗效。
是啊,莫欺少年穷,默契少年“琼”(美好的)。
经方和时方
经方虽好,也仅是中医浩瀚古方中的一部分,临床中还有时方。举个例子,血府逐瘀汤,一剂,患者安然入睡;暑湿感冒,一剂藿香正气散便可治愈;食积导致的哮喘发作,一剂保和丸便可使症状大减。这些例子不是我说的,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克雷大夫说的,这是他的临床切身体会。
上面说的,都是“一剂治愈”或者“一剂显效”的医案。
可是,仅仅一剂,能有那么大效果吗?
有,历史上很多医家的书中,都有一剂而愈的医案,薛己、张路玉、江应宿等在书中都有记载,有的说了,上面你说的这三个人,我只知道薛己,那,还是得多读书。
开得好的标准
好医生是不唯经方的,时方照样开得好。
开得好的标准是什么?“一剂知,二剂已”,我想,这应该是标准之一。那么,什么才是“一剂治愈”或“一剂显效”的经典时方验案?有人捋出了一个标准,如下:①医家姓名在医案中能够确认;②明确提出时方方名者;③虽未明确方名,但视其药物组成,确为时方者;④非时方原方,已经加减变化,但组成仍以时方为主者;⑤已经化裁,加减药物虽多,仍能体现该时方法度且作用卓著者;⑥与他方合用,取其功效相加或取长避短者;⑦剂量不作为重点参考依据;⑧仅选择“一剂治愈”或“一剂显效”的医案;⑨如果在24小时之内治愈或显效,虽超过一剂,也按照一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