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海洋生物伤害如何处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6-07 19:00浏览:

在海洋中,各种生物都具有生存本能及自我保护的本领,其觅食和自卫的方式各不相同。当人们捕捉它们或无意中侵扰到它们时,常会遭到反击,或刺伤,或咬伤,或有毒,或无毒,从而给人造成不同的伤害。常见海洋生物的特征、致伤因素和急救处理方法:

  (1)海胆:俗称海刺。圆球状,紫红色或黑色,全身长有细刺,刺的长短依海胆的种类而不同,含有神经毒素。生活于热带浅海礁石区,南沙诸岛礁多见。人被刺后会产生剧痛。急救应将刺入之针刺拔除,但其刺脆弱易断,往往不易完全拔除。局部可用稀氨水涂擦止痛,可应用抗炎及抗过敏药物治疗。

  (2)石头鱼:又称石狗公。外形似鲈鱼,胸、背、鳍棘均有毒,即使鱼体已经死亡,其毒性依然存在。是温带近沿岸的肉食性动物,栖息在礁石中。人被刺伤后会疼痛,严重者可有高热、畏寒、抽搐,直至呼吸困难、休克。急救首先要清除毒液,紧急时可用口将毒液吸出,但注意不能误咽毒液。肢体近心端绑扎可防止毒素上行,可口服止痛药物。症状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蹼鱼:没有背及尾鳍,体形扁平而宽,似一圆盘,称之为体盘,其左右径和前后径相等或略长,尾部纤细,比圆盘的左右径长,上面有棘,具有毒性。多栖息于珊瑚礁沿岸四周的泥沙或碎贝壳底的海床上,以小型鱼虾为食。人多是被其尾刺所刺伤,伤后局部有剧痛,伤口深大且流血不止。急救主要是迅速止血,以热敷解毒,用药物减毒、止痛,后送医院治疗。

  (4)臭肚鱼:外形似鲷科鱼类,腹鳍内有硬棘,背部及身体鳍内硬棘较少。白天多在珊瑚礁区或岩礁藻类多的地带觅食。人多是在捕捉时或无意中被其硬棘刺伤,伤后局部剧痛。急救要立即用清水清洗伤口,严重时要绑扎伤部近心端,扎止血带时注意定时放松,热水浸泡30分钟以上,保持伤口清洁以避免感染造成伤势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