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医学 > 文章内容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9:58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①绒毛种植在瘢痕处不断向宫腔发展,有时可持续至成活儿出生。

  ②绒毛种植在瘢痕凹陷处并不断向宫壁发展,可能在妊娠早期即引起子宫穿孔、破裂、出血,如未及时处理可有致命大出血的危险。

  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在1/1800~1/2226之间,曾经做过剖宫产者再次妊娠的发生机会为0.13%,发生机率本来很小,但由于以下2个原因,使这个病的发生和发现越来越多。

  其一: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孕妇的剖宫产率目前仍然比较高,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孕产妇基数比较大,剖宫产做得多,在子宫上有一瘢痕的生育女性就自然多了。除此之外,反复的人流、宫腔镜等宫腔操作,子宫肌瘤挖除术、“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都可能让子宫不同程度地受伤,这也会形成子宫内的瘢痕。宫内留有瘢痕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再次怀孕后,胚胎正好长在子宫瘢痕上的机会也会增加。

  其二:现代的诊断手段提高,例如经阴道超声、腔内彩超、核磁共振等,都使得瘢痕处妊娠的发现增加。

  (二)发病机制

  可能是由于剖宫产术可破坏子宫壁,使子宫肌层的连续性中断,可能会形成通向宫腔的窦道,当再次妊娠时,孕卵种植于该窦道中,形成瘢痕妊娠。

  由于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是通过胶原纤维和纤维蛋白束构成,然后肌细胞再生,同时伴血管再生。若孕卵或胎盘种植于此处,该处血运丰富,在流产时因此处肌层极其薄弱不能有效收缩闭合断裂血管起止血作用,故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症状】

  在早孕期与一般的先兆流产、难免流产、早孕等表现相似,有停经史、子宫体增大、阴道出血、但多为无痛性,随妊娠囊增大可致子宫破裂。

  多普勒超声一般能发现瘢痕部位增大的子宫峡部有一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周边血流丰富;妊娠囊和膀胱间有一薄的处于破裂前状态的子宫肌层,并能观察胎盘及其周围血流的情况,对胎盘植入有较高诊断价值。

  宫腔镜能清楚发现子宫下段的妊娠组织。严重的胎盘植入可穿通子宫累及膀胱,因此也可对可疑病例行膀胱镜检查。

【饮食保健】

日常饮食要多摄入鱼类、鸡蛋、瘦肉、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脂肪。

  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补充水分宜少量多次,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这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在行经紊乱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这类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月经量。也要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护理】

  子宫上有瘢痕又再次怀孕的女性,无论您是否发生了瘢痕妊娠,都应该选择备有血库的三级医院终止妊娠(人流)。因为限于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所有术前的筛查都不是100%的准确,手术风险也不能完全预测。一旦发生意外,充足的血液对抢救生命无比重要。一般来说,剖宫产手术次数越多,患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几率也就越大。

【治疗】

  1、在剖宫产之后,育龄女性应该特别注意安全避孕。

  2、尽量避免人为择日剖宫产,鼓励经阴式分娩。避免重复的宫腔操作手术,如人流手术。

  3、子宫上有瘢痕的女性,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避免盆腔的感染。

【检查】

  早期阴式B超、血HCG测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核磁共振、腹腔镜、宫腔镜甚至膀胱镜等

【鉴别】

  需要与宫颈妊娠、宫腔内妊娠流产胎囊脱落于宫颈口等鉴别。

  宫颈妊娠者停经后无痛性出血,也有至妊娠10周以上无症状者,宫颈极度充血、软、暗紫色,外口关闭或稍开大,呈桶状肿胀、壁薄、帽状,空的宫体易误诊为子宫肌瘤。

  宫腔内妊娠流产胎囊脱落于宫颈口,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异位种植部位无血流,胎囊皱缩呈钝锯齿状,无胎心搏动并于几天后减小或消失。hcg水平下降明显。

【并发症】

  个别形成低置或前置胎盘,加之此处缺乏肌纤维,不能有效止血,从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导致的出血后果极其严重,孕妇可以瞬间出现休克,严重时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