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医学 > 文章内容

烧(烫)伤诊疗常规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7:02浏览:

烧(烫)伤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有热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损伤病史。

皮肤及深部组织存在创面,面积估计及深度判断如下:

1. 面积估计;常用手掌法和九分法:

(1) 手掌法,适用小面积计算,以伤员本人单侧手掌五指并扰面积为1%。

(2)九分法,将人体各部分成11个九(9%),会阴部1%,即头面颈1ⅹ9%,双上肢2ⅹ9%,躯干3ⅹ9%,双下肢5ⅹ9%,不足12岁,头颈为[9+(12-年龄)]%,双下肢[5ⅹ9-(12-年龄)]%。

2. 深度判断;沿用三度四分法。

°(红斑型)---烧伤表皮层,创面红色斑块状。面积不作病情分类统计。

° 浅(水泡型)---水泡皮薄,基底红润,痛觉敏锐。

° 深(水泡型)---水泡皮厚,基底白或红白相间,痛觉不敏感。

°(焦痂型)---创面厚如皮革,毛发脱落,无感觉。

2. 病情分类:参考面积、深度、并发症。

(1) 轻度烧伤---Ⅱ°面积<9%。

(2)中度烧伤---Ⅱ°面积10~29%,其中Ⅲ°<9%。

(3)重度烧伤---Ⅱ°面积30~49%,Ⅲ°10~19%,或中度有休克等并发症。

(4)特重烧伤---Ⅱ°面积<50%,或Ⅲ°>20%,或有吸入性损伤。

【诊

完整的诊断要包括致伤原因、部位、面积、深度。

治疗原则

1. 院外急救:

(1)保护创面,避免污染,以干净毛巾或床单包裹,尽量避免移去表皮,化学烧伤需及时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几分钟。

(2) 稳定情绪,肌注曲马多或度冷丁。

(3) 处理复合伤,对昏迷及有吸入性损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院内治疗:

(1) 中面积以上早期抗休克补液、输血或血浆,首选糖盐水,收住院。

(2) 复合小面积烧伤,尽快在严密消毒下清创,可选包扎或暴露疗法,化学烧伤创面清洗后暴露。

(3) 伤及吸入性损伤处理,重视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4) 早期预防感染,肌注TAT 1500U,并视情况使用抗生素。

(5) 有深度创面收入院尽早分期、分批、有计划手术去痂植皮。

疗效标准

1. 治愈:所有烧伤创面都有新生皮肤或瘢痕。

2. 好转:大部分创面成痂能痂下愈合或植皮基本愈合。

3. 未愈:没达到上述水准。

4.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