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01 06:32浏览:
次
1) 基底节出血: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的三偏症状。
2) 小脑出血:常见枕部痛、眩晕、呕吐,查体见眼震和共济失调,但偏瘫不明显。
3) 桥脑出血:起病急,多半深昏迷,瞳孔针尖样大小,四肢瘫痪,早期出现顽固高热,呼吸不规则。
4) 脑室出血:深昏迷,瞳孔小,四肢软瘫,高热,呼吸不规则,去大脑强直。
5) 脑叶出血:意识障碍轻,可有癫痫发作。
(1)
(2)
1) 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脑室含血。
2) 脑血管造影、DSA可证实有无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存在。
1) 颈动脉系梗塞: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失语(优势半球病变)。
2)椎基底动脉系梗塞: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眼肌麻痹,眼震,眩晕,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交叉性感觉障碍。
1)
2)
1) 颈内动脉系统TIA:一过性偏瘫、感觉异常、失语及同侧单眼黑朦。
2)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复视等。
【 治
1)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合并心脏病人可给半量)。
2) 血压高、有心衰的病人予速尿20mg静注,25%硫酸镁10ml深部肌肉注射。
3) 抽搐、烦燥病人予安定10mg肌注。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或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2)血压过高(30~60分钟反复测量血压≥29/16Kpa)应适当降压。利血平1mg肌注,速尿20mg静注或25%硫酸酶10ml深部肌肉注射。
3) 急性期伴脑水肿者,给脱水药,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每日1~2次。
4)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或维脑路通)静点,每日一次。(颅内压明显增高者禁用)。
5) 钙通道阻滞剂,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可选用尼莫地平口服或静点。
6) 有抽搐发作可给予安定10 mg静点或肌注。
7) 发病6小时内,有条件医院可考虑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
8) 脑栓塞治疗基本同脑血栓形成,有条件医院可采用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潘生丁等。
9) 快速房颤病人应使用强心剂纠正心衰、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10) 细菌性心内膜炎应给大量抗生素。
11) 动脉炎病人可用激素冲击治疗。
12) 使用脑细胞活化剂:胞二磷胆碱、ATP、CoA、脑复康等。
1)绝对卧床,尽量少搬动,避免激动、过分用力咳嗽和排便等。SAH病人卧床至少一个月以防再出血。
2)头部物理降温,吸氧,有尿潴留者可给予留置导尿,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争取早作气管切开,每2小时翻身、拍背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3) 适当降低血压防止进一步出血。
4) 积极控制脑水肿。20%甘露醇250 ml静滴,每6~8小时1次,速尿20 mg静注2次/日或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5)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用甲氰米呱400mg1次/日。如已发生,可给予洛赛克、凝血酶、云南白药鼻饲。
6) 半球较大血肿,经CT定位明确者,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血肿引流术。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使用大剂量止血剂:6-氨基已酸8~16g 静点1次/日。为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应使用尼莫通10 mg缓慢静滴,1次/日。
8)年轻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考虑动脉瘤破裂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可能。发病24小时内行DSA检查,请神经外科会诊,有阳性发现且条件许可,宜及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