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适应不全症
一: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称为高原地区。高原大气及氧分压低,易致人体缺氧,由此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unacc1imatization..to..high..a1titude}简称高原病或高山病{mountain..sickness}
急慢性高原病处理急救
1,进入高原后发病史;2急性型症状明显和地势高低变动有关,除垂危病人外,氧疗法多迅速见效。慢性型除明显动脉硬化、心室肥厚外,易地〈高转低〉治疗大多有效;3除外血液病及引起缺氧的其他肺、心疾病患。
急性高原 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过多症,对出入高原的人员,要帮助他准确熟悉高原自然环境特点,打消顾虑,克服急噪情绪及麻痹大意,按计划锻炼,对久居平原重返高原者,要注重重建适应能力。有明显肺、心及血液病者以及吸如低氧、高CO2浓度气体作高原模仿实验结果通气反应不良者,均不相宜进入高原。
初入高原者适宜作“阶梯上升”锻炼。即在海拔3,000及4,000米地区各锻炼一周。作呼吸操及适合体力活动。然后继承登高,不适宜过早进行强劳动。重视防寒及防治呼吸道感染。可进入高原前一天起,选服参芍龙片:4片,参麦片;9片,速尿,每次20mg每日2-3次。
较重的患者投入药物或针刺治法以镇痛、镇定、止吐。如无效,应给予吸氧或强力利尿药如速尿,每12小时给40-80mg.如不佳,转往低地。
电击伤
当一定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坏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a1ectrica1..injuries},俗称触电。
现场抢救
必须行动坚决,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首先要顿时解脱电源,减少损伤程度;例如切断总电源,用绝缘物迫使患者脱离引起电击的电线或电器。
解脱电源后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呼吸微弱或不规则,甚至停止者,可给予口对口呼吸或压胸式人工呼吸等。有条件时氧气吸入和气管插管后用正负压呼吸器,对心搏停止者可即在胸骨中段叩击数次,如无反应再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对心搏、呼吸停止者要同时进行口多口呼吸及胸外按摩。并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时需要持续数小时,直至患者苏醒或显现尸僵、尸斑为止。
为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多主张用大剂量的呼吸中枢高兴剂如尼可刹米〈每次1-1。5g>山梗菜碱〈3-6mg>、回苏灵等静脉注射可每隔15-30分钟一次.
淹.溺
人沉没水中.由于呼吸道为水.污泥.杂草等杂质堵塞,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淹溺。由此而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称为淹死{drowning}.淹溺后能生存者称频临淹死{near..drowning}
抢救措施
淹溺为急性呼吸衰歇,必须随即抢救,分以下二步进行:
一。现场抢救,患者被营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及呕吐物。当患者尚有心跳、呼吸,但有明显呼吸道阻塞,可先倒水。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大腿上、使患者头部下垂,然后按压背部,使口咽气管内水倒出。动作要灵敏,切不可因倒水而影响其它抢救措施。
人工呼吸;万一呼吸已停,在保持气道通畅条件下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吹气法最为有效。吹气量要大,足以克服肺内阻力。吹气后按压胸腔辅助呼吸。假如心搏也停止,则人工呼吸必须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毒蛇咬伤中毒
据统计,我国的毒蛇有48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以下种类:眼睛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蝰蛇科的蝰蛇;蝮亚科的尖吻蝮〈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蝮蛇;以及海蛇科的十多种毒蛇。
急救措施
被毒蛇咬伤后,必需迅速急救,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恐惊心理,保持安静,同时密切察看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以及伤口情况。对于怀疑有毒蛇咬伤尚未出现局部或全身症状者,亦应按毒蛇咬伤处理。现将急救措施分述如下:
一,局部紧急处理,目的是阻止毒蛇的吸收和加速排除毒液,这是防止中毒的重要环节。
1:结扎,被毒蛇咬伤后,切忌惊慌奔跑,应立即停止伤肢的活动,迅速就地取材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相应部位进结扎,扎紧的程度要求仅能够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又不妨碍动脉血流供给为度,结扎后20--30分钟松懈一次,约2--3分钟,以免影响血循环造成组织坏死。普通在注射抗蛇毒素、结晶胰白酶或服用有效蛇药后,结扎可解除。
冻僵
冻僵又称意外低温{accidenta1..hypothermia}是在严寒环境下,体温过度下降所致全身性严峻损伤,患者全身关节肌肉僵硬,神志昏迷,甚至死亡。寒冷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称冻伤,其发生气理与冻僵不一。
急救措施
迅速将患者搬运暖和、避风环境,搬动时动作要轻快,以免骨折或扭伤。深度冻僵呈假死状态者,不可容易放弃抢救时机。
加温办法,脱去冷湿衣裤,用干燥毛毯或被褥包裹。可用热水袋或湿热毛巾置心前部。经鼻饲用加温饮料。经上述处理后,轻度冻僵者均能自动复温。
对症治疗。如心搏或呼吸停止,立即按复苏术进行抢救。纠正缺氧和血液浓缩,治疗脑水肿及酸中毒,防备继发感染,适当补充营养。
中暑
中暑{heat..stroke}是在高温影响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烈日暴晒或高温环境重体力劳动所致的一组内科急症。根据不同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中暑高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等类型。
急救措施
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疑有循环衰歇倾向时,可给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民间常用的括痧疗法也有疗效。
骨折概论
骨或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发生的断裂,称骨折。骨骺发生分离也属骨折。本节介绍骨折共同性问题。
骨组织受暴力作用而发生骨折。〈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积累性暴力〉
急救和开放性骨折处理要点
迅速了解病人的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如发现呼吸困难、窒息、休克、昏迷、等,立即着手相应的急救处理。
发现伤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的布巾作临时包扎。伤口出血时,可暂时用压迫止血法和止血带法等。用止血带后,应记录时间,每隔40--60分钟松开5分钟。
若发现骨折断端外露出伤口,一般不宜在现场还纳复位,仅加覆盖包扎和固定。碎脱的骨片不应抛弃。
骨折和可疑骨折的部位,行临时性固定,可用夹板或木板之类。明显变形的肢体,先用稳定有力的手法牵引,使之恢复正常肢体轴线,再行临时性固定。如此可防止在搬运时造成更多的软骨组织损伤。脊柱骨折病人应平卧于硬板上;颈椎受伤者需在头两侧加垫,以防头颈部转动,急救中不应对骨折作具体检查。
搬动和运送病人的过程中,留意防止剧烈震惊、扭转伤肢、屈折脊椎损伤者的身躯等,总之应避免再损伤。
骨折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局部无纵向叩痛;X线上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意以下要求:上肢:向前平举持重1。0公斤,1分钟。下肢;不扶杖在平地上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
连续查看2周,骨折处不变形。
具备临床愈合的标准条件,X线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消失或接近消失。
骨折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合理而积极的功能锻炼,可使患肢较快恢复正常功能,必须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动作用,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功能锻炼也需按一定的规律进行。
〈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伤肢局部肿痛,肢体活动轻易使骨折发生再移位。因此,此期的主要训练形式是伤肢肌肉作舒缩活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作稍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作肌肉舒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股骨骨折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时不活动,而身体其它各部位关节应进行功能练习,其目的是促进伤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避免关节强直。
〈骨折中期〉
两周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联结,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基本稳定。此期间,除继续进行伤肢肌肉的伸展活动外,在健肢或他人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下到大,加大运动幅度和力气,例如:股骨骨折在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的情况下,可进行撑臂抬臀和伸屈髋、膝等活动。
〈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练习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功能练习,使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