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基础医学 > 文章内容

应激(

作者:应激发布时间:2020-01-19 14:59浏览:

第一节、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二、应激原
 
1、环境因素:噪声、强光、感染、创伤等。
 
2、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失衡,如心律失常、性压抑等。
 
3、心理、社会因素:职业竞争、工作压力、孤独、突发的生活事件等。
心理、社会因素可引起良性应激,如中奖、提升;也可引起劣性应激,如竞争失败、丧失亲人。应激对健康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强的应激(不论是良性应激还是劣性应激)使得适应机制失效时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全身适应综合征是应激学说的奠基人Selye提出的,初提出时认为应激就是GAS,是机体自稳态受威胁、扰乱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反应。当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时,GAS表现为一动态的过程,并可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GAS是非特异的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GAS分三期:
 
1、警觉期:
 
出现早、机体防御机制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警觉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或逃避损伤的能力。此期较短。
 
2、抵抗期:
 
警觉反应后进入该期。此时,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警觉反应将逐步消退,而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机体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的增强,但有防御贮备能力的消耗。
 
3、衰竭期:
 
持续强烈的有害刺激将耗竭机体的抵抗能力,警觉期的症状可再次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死亡。
 
第二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LC)-去甲肾上原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蓝斑为中枢位点,上行主要与大脑边缘系统有密切的往返联系,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有关;下行主要至脊髓侧角,行使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外周效应表现为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迅速升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的心血管反应,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
 
室旁核为中枢位点,上行主要与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等有广泛联系,中枢效应与CRH(可能是应激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效应)和ACTH密切相关;下行主要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肾上腺皮质(通过ACTH)进行密切往返联系,外周效应表现为GC(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HPA轴兴奋时,使CRH分泌,进入腺垂体使ACTH分泌增多,进而增加GC的分泌。GC促进糖异生,对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等的脂肪动员有允许作用,可提高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还有稳定溶酶体膜等作用。
 
(三)、应激可引起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变动
 
AD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降低、T3降低、T4降低等。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1、热休克蛋白(HSP)
 
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其基本功能为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受损蛋白质的修复、移除、降解,被称为“分子伴娘”。
 
2、急性期反应蛋白(AP)
 
在感染、炎症 、组织损伤等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后,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P)。其生物学功能涉及抑制蛋白酶、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抗感染、抗损伤、结合运输等。在各种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疾病中可有C反应蛋白的迅速升高,因此临床上常用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类疾病活动性指标。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 中枢神经系统
 
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机体会出现紧张、专注程度升高、焦虑、害怕、抑郁、厌食等。
 
2、免疫系统
 
应激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但是持久过强的应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
 
3、心血管系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会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外周总阻力升高、血液重分布,有利于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保证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但也使皮肤、内脏产生缺血缺氧。
 
4、消化系统
 
主要为食欲减退,但也有出现进食增加的病例。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胃肠缺血,是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的基本原因。
 
5、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血小板数增多、粘附力增强、部分凝血因子浓度升高等,表现出抗感染能力和凝血能力增强。慢性应激时,病人可出现贫血,血清铁降低,似缺铁性贫血,但与之不同,补铁治疗无效。
 
6、泌尿生殖系统
 
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ADH分泌增加,出现尿少等。应激对生殖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如过强应激原作用后妇女出现的月经紊乱、哺乳期妇女的泌乳停止等。
 
第三节、应激与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由应激引起的消化道溃疡,称为应激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或)十二指的粘膜,表现为粘膜缺损、多发糜烂,或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溃疡。机制:1、粘膜缺血缺氧;2、胃腔内H的逆向弥散;3、其他如酸中毒、胆汁反流等。
 
二、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与应激密切相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激活参与高血压;GC持续升高可使胆固醇升高,也可使平滑肌细胞内钠水潴留,使平滑肌细胞对升高因素更敏感。
心律失常与情绪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血管急性事件中,心理情绪应激已被认为是一个“扳机”,成为触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诱因。
 
三、其他应激性疾病
 
应激时可出现自身免疫病和免疫抑制,慢性应激作用于儿童可致心理社会呆小状态可心因性侏儒等。
 
第四节、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1、消除应激原
 
2、避免新的应激原
 
3、恰当的心理治疗、护理
 
4、及时识别、治疗应激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