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列表
  • 小汗腺汗囊肿2023-09-08 11:18:46

    小汗腺汗囊肿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一)治疗 单发性损害可切除,电干燥或冷冻治疗。局部可用1%阿托品或0.01%东莨菪碱软膏,1次/d外用。 (二)预后 天热时,皮损增多且明显,冬季减少或减轻。 组织病理:此瘤位于真皮内...

  • 小提琴手颈部皮炎2023-09-08 11:18:28

    小提琴手颈部皮炎 (一)发病原因 局部皮肤受小提琴的反复摩擦和压迫是皮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热、出汗、情绪及卫生不良等是发生皮炎的促进因素。部分患者既往有痤疮史。 (一)治疗 对已发生的皮炎对症处理。皮肤增厚、瘢痕形成可考虑手术切除皮损...

  • 体虱2023-09-08 11:17:57

    体虱 环境因素(45%): 很少在卫生良好的情况下发生。很容易在衣缝中找到虮子和体虱,因为体虱最初寄生在衣缝中然后至皮肤,虮子有时可在体毛上或在织物中找到。瘙痒为持续性,损害常见于肩,臀和腹部。检查可见由叮咬引起的小红斑点,通常伴有线状抓痕,荨...

  •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2023-09-08 11:14:42

    新生儿暂时性脓疱性黑变病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脓疱内未见到细菌和病毒,与药物的关系尚不清楚。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一)治疗 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可试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皮质类固醇霜。 (二)预后 本病病程有自限性。大部分...

  • 无机碱皮肤损伤2023-09-08 08:02:30

    无机碱皮肤损伤 (一)发病原因 无机碱类均属原发性刺激物,一旦接触均可起刺激反应。其致病的严重程度随刺激物的浓度、接触时间及皮肤状况而定。 (二)发病机制 无机碱类均属原发性刺激物,一旦接触均可起刺激反应。其致病的严重程度随刺激物的浓度、接触时间...

  • 萎缩性毛周角化病2023-09-08 07:56:11

    萎缩性毛周角化病 (一)发病原因 面部萎缩性毛周角化病和眉部瘢痕性红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虫蚀状皮肤萎缩的病因不明,但有明显的家族易患倾向,可与先天性心脏阻滞或其他心脏异常、神经纤维瘤...

  • 窝状角质松解症2023-09-08 07:46:45

    窝状角质松解症 (一)发病原因 该病的致病菌尚不能完全清楚,曾报告有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石膏样癣菌、链丝菌属等。温暖潮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一)治疗 可内服红霉素,外用四环素软膏或40%福尔马林软膏。 (二)预后 病程长...

  •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2023-09-08 07:41:26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 (一)发病原因 病因到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多认为此病可能与皮脂腺活动性增加以致释放的皮脂增多或其有关化学成分的改变,造成皮肤表面菌群失调。可继发微生物感染: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痤疮短棒菌苗大量繁殖,引起皮肤炎症反应;皮脂...

  • 抬头纹2023-09-08 07:32:29

    抬头纹 病理 额部皱纹被称为抬头纹,抬头纹的产生与面部表情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我们普通的面部表情中,会不由自主的将双眉扬起,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和损伤额部肌肉的恢复能力,皮下纤维组织的弹性也会逐渐降低,而扬眉挤压到额部皮肤则会习惯性的留下痕迹,...

  • 头部脂溢性皮炎2023-09-08 07:25:53

    头部脂溢性皮炎 1、炎症使本来就存在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如糠秕孢子菌)大量繁殖侵犯皮肤。 2、大量增多的皮脂通过痤疮丙酸杆菌等的作用,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 3、精神过度紧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也可造成脂溢性皮炎。 常规治疗 头部是...

  • 首页
  • 上一页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下一页
  • 末页
  • 619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