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呼吸疾病 > 文章内容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7-21 09:17浏览: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胸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并有多数内皮细胞脱落,胸膜面失去其原来的光泽。胸膜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致使胸膜增厚粗糙。愈合后形成胸膜粘连,但有时也可吸收而不留痕迹。
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胸痛可局部热敷或用镇痛剂如可待因、安乃近等。根据肺结核病灶性质及范围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如肺部无病变者可给异烟肼治疗,一般在1年左右,并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随访至少2年。
根据病史发热,干咳,剧烈尖锐的针刺样胸痛和胸膜摩擦音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特点,可作出诊断。
干性胸膜炎胸痛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带状疱疹
肋间带状疱疹与干性胸膜炎均有胸部刺痛,但带状疱疹的胸痛沿肋间神经分布,受累神经分布区有成簇的水泡,可资鉴别。
(二)流行性胸膜痛(Epidemic pleurodynia)
由柯萨奇(Coxsackie)B组病毒感染引起,呈小流行。常先有发热、咽痛、乏力、胃纳差。胸痛常骤起,随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而加剧,并可放射至颈、肩及上腹部。胸部肌肉可有压痛。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或肋膈角变钝。胸痛可在1周左右自行缓解。确诊靠咽拭子或粪便中病毒分离,以及有关血清学检查。
(三)支气管癌伴胸膜转移
多缓慢起病,常无发热、有进行性消瘦,持续性针刺样胸痛。胸液常呈血性,可找到癌细胞。
(四)肺炎球菌肺炎
仅于发病的早期可能与干性胸膜炎相混淆。先有发热、胸痛,随即有咳嗽、咳铁锈色痰,并有肺实变体征。如肺炎合并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渗液中白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找到致病菌。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胸膜炎
可形成叶间胸膜炎,纵隔胸膜炎,包裹性积液和肺底积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