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呼吸疾病 > 文章内容

尘肺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2-01 09:53浏览:

诊断原则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2]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诊断标准

2009年7月,卫生部发布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新标准将尘肺明确分为三期,删除了旧版中“无尘肺0”和“无尘肺0+”的表述。
新标准增加了观察对象,具体为:粉尘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发现X射线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像学改变,其性质和程度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动态观察。
根据新标准,X射线胸片表现分为三期:
一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二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三期尘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毫米,短径不小于10毫米;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影聚集;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大阴影。
尘肺病诊断结论的表述是:具体尘肺病名称+期别,如矽肺一期、煤工尘肺二期等。未能诊断为尘肺病者,应表述为“无尘肺”。 

 

 

尘肺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排除其他类似尘肺X线表现的其他疾病,主要是:
(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尘肺又名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或Hammen-Rich综合征。多发生在40~50岁,偶见于儿童及年青人,性别不限。早期X线胸片上可有肺泡炎的表现,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为主,多数病例进展较快,很快出现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在2~6年内死亡,少数慢性病例,病程可长达10年以上。实验室检查约40%病人血细胞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中可发现冷凝免疫球蛋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也可增加,IgG含量增高。慢性病例晚期则呈现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类似以不规则小阴影表现为主的尘肺,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职业性粉尘接触史。
(二)肺癌
肺癌在尘肺中的重要性不仅是鉴别诊断,更重要的是是面粉尘接触可引起肺癌,且矽尘也被认为是人类致癌物。尘肺病和肺癌的鉴别诊断除临床症状外,主要是X线胸片上大阴影的鉴别。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典型中央型的X线表现为向肺内突出的肺门肿块,在突变的后期肿块常包括转移的淋巴结,还可合并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周围型主要表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多呈类圆形,边缘呈分叶状有细小的毛刺,肿块内很少有钙化。弥漫型多见于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在两肺形成广泛的结节性或浸润性病变。结节的大小多在1~5mm之间,密度均匀,轮廓清楚,有融合倾向。其在两肺内的分布常不对称和不均匀,在一部分肺内病变较密集,当融合时病灶内有支气管空气征。CT对发现密度较低及处于隐蔽部位如心脏旁、脊柱旁的肿瘤有一定价值,对隐性肺癌的发现也有帮助。实验室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取材方便,应多次送检以提高阳性率。胸腔积液检查多呈血性,可找到肿瘤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得到确诊。
(三)肺结核
结核是尘肺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诊断对尘肺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活动性肺结核临床上多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如疲乏无力,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心悸、食欲不振。一般以长期、低热多见。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可表现为全肺均匀一致的散在结节,类似二期矽肺的X线改变。详细的临床病史和体检,病人有明显的症状,发热呈高热呈弛张型。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菌素试验(PPD)呈强阳性反应,痰结核菌涂片及培养为结核感染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