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认知
(一)发病机制
哮喘发病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包括速发型及迟发型哮喘反应。在哮喘发病中,多种炎症细胞参与此过程,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多,而引起支气管广泛狭窄与阻塞及哮喘发作。这些物质有:组胺、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等。气道的变应性炎症使哮喘反复发作,难以缓解。
(二)病因和诱因
1、过敏原:以吸入性为主,如花粉、尘螨:动物毛等。一些过敏体质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哮喘立即发作,为速发型哮喘反应,属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另一些病人在接触抗原数小时后哮喘才发作或再次发作、加重,称迟发型哮喘反应,-般认为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
2、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
3、其他:环境、气候因素;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类等;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精神因素;剧烈运动均可诱发哮喘。
什么是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伴随终身。过敏性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
大部分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因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