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4 10:51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虫卵经口进入体内,因此有生食蔬菜、瓜果习惯者容易被感染。
(二)发病机制
人误吞感染期蛔虫卵后,在小肠孵化,蛔蚴破壳而出,通过3个途径而到达肺:①经小肠黏膜、微血管、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至肺;②经小肠黏膜淋巴管、胸导管、左心到肺;③蛔蚴穿过小肠壁进入腹腔,然后再经肝、膈肌、胸腔而入肺。蛔蚴在肺脏移行时可损伤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引起点状出血、肺泡、细支气管炎和嗜酸粒细胞浸润、黏液分泌物增加或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一次大量感染时可有出血性肺炎及肺小叶栓塞。成虫偶亦可经肝入胸腔至肺,也可穿入静脉系统经右心至肺,亦可经咽部、气管、支气管至肺,引起肺脓肿、肺栓塞或窒息。雌虫侵入后可在肺局部产卵,引起嗜酸性脓肿、肉芽肿及假结核结节。
主要有畏寒、发热、胸闷、咽痒、干咳、荨麻疹,少部分患者可有哮喘、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胸痛、头痛、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体征常缺如或有两肺散在干湿啰音,有中毒性脑病者可有瞳孔改变、巴氏征、克氏征阳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在急性大量感染蛔蚴早期可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一般可达20%~70%,痰中或可找到蛔蚴或虫卵。X线胸片示肺内有散在、点状、絮状或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但蛔虫感染仍以寄生虫学诊断为主。
食疗:(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方1 瓜仁丸
组成:黑生丝瓜子适量。
用法: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2 菜椒散
组成: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
用法: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
方3 桃叶汁饮
组成:鲜桃叶60片。
用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来源:民间验方。
方4 胡椒绿豆散
组成:胡椒、绿豆各4大粒。
用法: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来源:民间验方。
方5 香榧子丸
组成:香榧150克。
用法: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
来源:民间验方。
方6 梅椒煎子
组成:花椒10克,乌梅15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每日1剂两煎,分次服。
功效:安驱蛔虫。
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胁部疼痛较剧,恶心呕吐,辗转不安。
附注:乌梅能使胆囊收缩,可促使蛔虫从胆道内排出。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2
方7 芝麻葱梅煎
组成:芝麻秸250克,葱白50克,乌梅30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两煎,连用3天。
功效:安蛔驱蛔。
主治:蛔虫病,脐周时常作痛,鼻孔作痒,睡中龄齿,饮食不佳,面黄肌瘦,恶心呕吐。
服药期间饮食:
服驱虫药时,注意配合泻药同时服用,以促使虫体迅速排出体外;空腹服药,还可使药力充分作用虫体,特别是有副作用的药物,宜在临睡前服用。
服用驱虫药后应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因为水和植物纤维能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及时把被药物杀死的虫体同粪便一同排出。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等。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还有喝奶粉和牛初乳等增强免疫力,因为牛初乳是给宝宝补充免疫力的,它里面含有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免疫球蛋白(IGG),能够与病塬微生物及毒素等抗塬结合,形成抗体,同时促进哺乳动物新生幼仔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保护其免受病塬侵袭。 但建议最好为孩子补充儿童配方的牛初乳比如生命阳光牛初乳不错。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饮食 专家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半年里只喂母乳,之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喂母乳直到一岁。母亲的乳汁不论多少,只要是母乳就好。 二、维生素、矿物质 宝宝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除了维生素D和维生素K以外,我们的身体并不生成其他营养素,那么其他的营养物质则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叁、锻炼不可少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加食欲、帮助休息,这些都是提高免疫功能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做运动要适当,强度不能太大,每天保证至少花半小时就可以了。 四、充分休息 充分休息能使宝宝的身体做好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身体能够通过休息恢复活力,从而减轻了免疫系统的负担。 五、免疫接种帮助宝宝抵抗疾病 六、补充免疫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