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呼吸疾病 > 文章内容

肺地丝菌病(肺地霉病,肺地霉菌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52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念珠地丝菌属于不全菌纲,从梗孢科,地丝菌属,其营养细胞为真菌丝,易裂殖为节孢子。无芽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二)发病机制

  白地霉是一偶见的条件致病菌,可为人体某些器官的正常菌群。本菌可经呼吸道、口腔和皮肤侵入,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最常累及肺和肠道。病人常有免疫功能低下时才致感染而发病。

【症状】

  由呼吸道途径引起的地丝菌病主要有以下3个类型:支气管地丝菌病,肺地丝菌病和地霉败血症。临床表现类似支气管炎和肺结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呈黏液样或胶质样,有时痰中带血丝,部分病例出现发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听诊两下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体质极度虚弱,免疫机制明显抑制者可出现地霉败血症,引起皮肤、口腔黏膜、肠道等多处感染。从而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皮下脓肿、口腔黏膜白斑,以及腹痛、腹泻、黏液脓性血便等。

  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且正常人的口腔和肠道中,可检出念珠地丝菌。因此,诊断本病除多次查获菌体或孢子外,尚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免疫机制状况等,并除外肺结核,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以及其他真菌性疾病后方可确定。皮试阳性可作辅助诊断依据。

【饮食保健】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鸭梨藕汁:

  取洗净去皮的鲜藕,和洗净的鸭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机榨出梨藕汁,然后依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

  鸭梨和藕都有清热、润肺的作用,二者配在一起共同作用,能让功效加倍。

  2:桑叶沙参茶

  南沙参15克,桑叶12克,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6克,桔梗、生甘草各5克,水煎代茶饮。具有祛风、利咽、宣肺、止咳的作用,尤适用于有慢性咽炎者。

  3:党参山药胡桃肉粥

  党参、山药、胡桃肉各3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佐餐食。具有益气、补肾、平喘的作用,尤适用于老年哮喘、肺气肿患者

  4:黄芪姜枣茶

  黄芪3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苏叶12克,水煎代茶饮。具有益气、散寒、祛风的作用,宜常喝,尤适用于老年人。

【护理】

  体质极端衰弱,免疫机制较着抑制者可呈现地霉败血症,引发皮肤、口腔黏膜、肠道等多处传染。

【治疗】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免疫功能低下是预后差。

  存在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往往是患本病的先决条件。因此临床医师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

【检查】

  1.病原学检查

  (1)直接镜检:痰液、黏膜白斑片,活检组织,以10%氢氧化钾处理后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长方形关节孢子(4μm×8μm)或圆形孢子(直径4~8μm),革兰染色阳性,两个关节孢子之间无间隙。

  (2)细菌培养: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室温生长快,菌落为膜状,湿润、灰白色、有黏性。镜检形态与直接镜检相同,有时可见关节孢子的一角有芽管生出。

  (3)动物接种:无致病性。

  2.皮肤试验 部分病例可出现白地丝菌素试验阳性。

  3.血液化验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增高。

  肺地霉病的胸部X线征象主要有:肺野内边缘光滑的斑片状浸润阴影,部分可见薄壁空洞形成。

【鉴别】

         肺结核,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以及其他真菌性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体质极度虚弱,免疫机制明显抑制者可出现地霉败血症,引起皮肤、口腔黏膜、肠道等多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