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5:05浏览:
次
【概述】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出现,以及改善支持治疗是肺炎临床处理方面迫切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标本作检查,应予重视。涂片上见吞噬细胞内G+和G-球菌或多形短小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极具诊断意义,但见到G-杆菌其病原学诊断价值不大痰液洗涤和定量培养也是提高痰培养正确性的有效方法,痰中浓度超过107CFU/ml的致病菌多为肺炎的感染菌,而低于104CFU/ml者多为污染菌。对重症、疑难病例或免疫抑制宿主肺炎,为取得精确的病原诊断,可采用自下呼吸道直接采样的方法,主要有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TTA)、经胸壁穿刺肺吸引(LA)、防污染样本毛刷(PSB)采样、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等。血和胸水污染机会少,在病原诊断方法中不应忽视。此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肺炎如军团菌感染的诊断,对于传染培养方法繁复且不能在短期内检测出病原体尤为适用,不足之处是不能作药敏试验。
一、 病史、症状:
可有受凉、疲倦、饮酒,药物应用,慢性疾病等诱发因素;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病史应询问以上症状的演变过程,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
二、体检发现:
热病容,少数有呼吸急迫和紫绀,重症病人体温可高达39~40oC,血压下降休克 体征,胸部检查患恻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可增强或减弱,叩诊有浊音,听诊可有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少数可有胸膜磨擦音或呼吸音减弱。
三、辅助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最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改变,通常无助于肺炎病原的确定,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可有所提示,如肺叶实变、空洞形成或较大量胸腔积液多见于细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显的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对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炎性浸润阴影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胸腔积液等与病原菌有关。
不同病原菌的肺炎X线表现
X线表现病原菌叶或段低密度片状浸润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均匀性浸润(斑片或条索状阴影)肺炎支原体、病毒、厌氧和非厌氧菌混合感染、军团菌属弥漫性均匀性浸润或结节状阴影军团菌属、病毒、卡氏肺囊虫病,分支杆菌属,曲霉菌,念珠菌属,血行播散性感染空洞性浸润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结核杆菌,曲霉菌
(二)细菌学检查: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续2、3次为同一细菌生长,致病菌的可能性大,仅一次阳性或多次为不同细菌生长,则可靠性差。细菌浓度≥107cfa/ml为致病菌,105~107cfa/ml为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