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卵巢衰竭用激素治疗?小心癌症盯上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1-17 08:11浏览:

女人的卵巢,年轻时柔软圆滑,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像漏气的气球一样,渐渐萎缩、变硬。
 
有时候甚至等不到绝经,卵巢就已经开始悄悄衰弱。
 
这个时候,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而体外也开始各种不对劲,什么骨关节肌肉疼痛、疲乏、失眠、潮热、出汗,什么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想想都身心俱疲。
 
很多人受不了这罪,自然就开始寻求“救命稻草”。
 
一般优先选择的,就是绝经期激素治疗(MHT)。
 
很多女性朋友之所以趋之若鹜,是因为MHT可以缓解卵巢功能的衰竭,有效减轻绝经期相关症状,在绝经早期使用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病变的发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法宝,却也存在着令人闻之色变的威胁——乳腺癌。
 
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中居首位,每年新增患者168万例,占女性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的20%;其死亡率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5位,每年新增52万例。
 
在中国,其发病率也是高居榜首。
 
而雌孕激素就总是盯着乳腺,像是猎人盯着兔兔,长时间的雌激素暴露相当于猎人不断地开枪,这样自然总有射中猎物的时候,结果就是引发乳腺癌。
 
惊了,这MHT岂不就是一瞄一个准?
 
MHT又出幺蛾子?新研究说了什么
 
近日,牛津大学学者发表于《柳叶刀》的一篇大型荟萃分析中再次挖出了MHT和乳腺癌之间的那些纠葛。
 
研究到底说了什么,让女性一时之间对MHT望而却步?让我来简明扼要的告诉你研究的主要结果。
 
除了阴道内局部雌激素的应用外,其余不管是经过什么包装的MHT,只要沾上它,乳腺癌风险就会增高,接受治疗的时间越久,风险就会越大。
 
虽说各种形式的MHT都不能幸免地要在悬崖边试探,但却总有一个会先掉下去。雌孕激素联合MHT比单纯雌激素MHT的风险要更高,孕激素用得越频繁,风险会越大。
 
这癌症啊,它也分亲疏。
 
对于乳腺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女性它显得更加亲密,可这份突如其来的偏爱却让女性措手不及。
 
都说MHT和乳腺癌风险有关系,我用几年停了它,这不就万事大吉?
 
你可错了!
 
该研究发现,即便是你对它不闻不问,只要你们有一段美好的过往,它必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相比没有接受MHT的女性,你患乳腺癌的风险还是更高。接受过MHT的女性中,就有一半在停用MHT之后的15年内患上了乳腺癌。
 
绝经期女性手中的那根“救命稻草”,其实也是有“毒”的。
 
不能避免乳腺癌风险,那还用MHT吗?
 
绝经症状在每个女性身上体现程度或轻或重,对于那些症状严重的患者,缺了MHT可谓是艰难度日。
 
又由于围绝经期提前运用激素治疗可改善多种疾病,不少女性肯定是要搭顺风车的。可看到了这些结果,对MHT似乎有了保留态度。
 
那,对于MHT,我们是弃是留?
 
MHT是一项医疗措施,并不是你觉得需要就爱不释手,不需要就打入冷宫的东西。在对你启用MHT之前,每个临床医生都会对你进行全面的评估。
 
有上述症状的女性需由专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有些患者可能患有一些慎用疾病(高催乳素血症、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家族史者),此时更应综合考虑个体因素,等患者也同意进行MHT了,才可根据个体制定针对性方案并合理运用。
 
要注意的是,即使符合适应症,但患者若有MHT禁忌症(尤其是与乳腺相关的禁忌症,包括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则无法进行MHT。
 
而针对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MHT方案可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甚至比单纯雌激素治疗方案更高这一研究结果,国际绝经协会在2016版指南中指出,微粒化孕酮(天然黄体酮)与地炔孕酮和雌激素联用可能比其他合成孕激素导致乳腺癌的风险低,这可能是通过使用其他类型孕激素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替换选择。
 
收益与风险并存,在接受MHT带来绝经期症状缓解的同时,医生会将癌症风险控制到最低,只要获益大于风险,MHT就可以继续使用。
 
最后不能忘记的一件事,由于绝经期接受MHT治疗的女性属于乳腺癌高危风险人群,在接受MHT的同时,还需要定期接受乳腺科医生的随访和体检,尽早避免病情的发展和拖延。
 
目前,医学水平在飞速进步中,但是仍不可避免在疾病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根据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患者个体情况规范治疗,其负面影响均能降低到我们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MHT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那些滥用MHT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