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0-25 08:19浏览:
次
承灵,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在帽状腱膜中,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项强等。沿皮刺0.3-0.5寸。
【腧穴释义】
承灵:承,承受也。灵,神灵也,天部之气也。该穴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胆经。本穴物质为正营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并吸湿冷降,头之天部的寒湿之气亦随之汇入穴内,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湿水气的作用,故名。
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吸湿冷降,阳维脉满溢之气随之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取穴位置】
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瞳孔直上。
【穴位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动、静脉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吸湿降浊,承灵穴有泻胆清热,宣通鼻窍,通利官窍,散风清热的作用
主治:1.头目痛,眩晕;2.鼻渊、鼻衄。
【穴位配伍】
配伍百会穴、太冲穴,有疏肝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巅顶头痛。
配伍迎香穴,印堂穴,有通窍活络的作用,主治鼻渊。
配伍大椎穴、风池穴,有祛风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恶风寒。
配伍风池穴、风门穴、后溪穴治鼻出血。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