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应对“红眼病” 做好防范是关键!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4-27 08:38浏览:

警惕传播力超强的“红眼病”

“红眼病”,指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结膜急性炎症,它的传染性非常强,曾在世界各地多次发生地区性流行。

发病起初多为单眼,很快殃及另一侧眼。病人早期会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分泌物增多、流泪,自觉眼睛像进入沙子般疼痛难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接触了被病人的眼分泌物或者眼泪污染的毛巾、手帕、脸盆、游泳池水、玩具、钱币、水龙头、扶手等等,再触碰到眼睛就会被感染。

因此,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在幼儿园、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流行。

辟谣

坊间传言,"看了患“红眼病”的人,自己也会得病",这是误传。

一旦感染这传播力超强的“红眼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当出现了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眼科门诊检查。

患病的眼睛不宜遮盖,否则眼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反而会加重病情。可以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轻轻擦拭眼分泌物。

患者的泪液、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极易通过接触传播。患病期间要做好隔离,单独使用洗脸用具,不要去理发店、浴场、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播给他人的几率。

如是儿童青少年患病,应立即向所在幼儿园和学校报告,暂时不要去上学,也不要串门,等症状完全消失后(一般为7~10天)再外出活动。

夏秋季是红眼病的流行季节,应该如何防范?

个人应注意个人卫生,不用手揉眼睛,勤剪指甲勤洗手。

幼儿园、学校等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一旦发现患者要及时隔离,并规范填报患儿因病缺课信息。

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与预防性消毒措施。一旦出现红眼病流行,应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