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登革热诊断标准 防控登革热如何行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3-03 10:16浏览:

虽然现在中秋已经过去了,但是高温、阵雨天气还是频繁出现,这种天气是最容易形成伊蚊孳生的。伊蚊叮咬后不单单皮肤出现红肿难受,同时有可能感染上登革热疫情风险。由于很多人早期无法自行分辨登革热病,自己随便当感冒治疗,从而导致病情严重出现无法治疗。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登革热诊断标准。

登革热的潜伏期5~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诊断标准从来典型症状开始。登革热有四个典型临床症状,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患者是否罹患登革热。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登革热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在常规检查中可以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目前防控登革热的最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切断传染登革热病毒的源头。

在登革热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在房间内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要装置蚊帐;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的场所。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通过上文介绍相信朋友们都有的进一步的认识。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以上症状的朋友需要马上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登革热人与人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所以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