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0-11-18 08:14浏览:
次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的常见传染病,全球约有2.57亿人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阴影下,而中国还是乙肝“重灾区”之一。那么,是不是得了乙肝就离肝癌不远了呢?
并非所有乙肝,都会发展成肝癌
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医生们经常会碰到两类较极端的患者:
第一类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自己乙肝病毒呈阳性,变得高度紧张,好像马上就要得肝癌了;另一类患者则恰恰相反,虽然自知患肝炎,但丝毫未予重视,酒照喝、烟照抽、夜照熬,甚至每年的体检都懒得坚持。
过度紧张或毫不重视,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两类患者的对待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是导致乙肝慢性化的关键因素。1岁以内的婴儿中,近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1-4岁儿童中,25%-50%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以上及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小于5%。
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仅有15%-25%的人会因肝硬化或肝癌过早死亡。根据现有数据,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约为8600万人,占全球慢性感染者总数的1/3。在我国8600万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有约2000—3000万人需要进行合适的抗病毒治疗。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高危人士常体检
那如何避免乙肝向肝癌转化呢?
首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接种,能使绝大多数儿童不再感染乙肝病毒。
其次,避免慢性乙肝的反复发作。乙肝病毒并不可怕,HBsAg阳性的患者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原发性肝癌,可怕的是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肝纤维化。而肝细胞加快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肝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要适当服用药物。
除了抗乙肝病毒药物之外,近年研究发现,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如原花青素、苹果多酚、硫辛酸等),也可预防肝癌,降低自由基对肝细胞攻击导致的癌变。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度劳累、经常熬夜;切忌过度饮酒;保持好心情;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建议“小三阳”患者,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以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做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