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淋病与淋证 急性淋病归属于热淋的范畴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5-24 09:06浏览:

经常会有患者把淋病与淋证混淆,有的以为自己得了性病而担心不已。

淋病是西医病名,是指淋球菌引起的世界范围传播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是性生活传播,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临床上淋菌性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大量脓性分泌物,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睾炎、睾丸炎及全身其他部位感染。

淋证是中医病名,指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以伴发尿血、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

《金匮要略》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东汉·华佗《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消渴淋闭方》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

现代多分为热、血、石、气、膏、劳六淋。

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涩痛,小腹拘急疼痛,而各种淋证又有各自的特殊表现。

1.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

2.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3.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4.血淋:溺(niao)血而痛。

5.膏淋:证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6.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急性淋病可以归属于热淋的范畴,慢性淋病可以归属于劳淋、血淋、膏淋范畴。

淋证治疗当辨虚实。

1.实证

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

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

利湿通淋,用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萆薢等;清热解毒,用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尿道阻塞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等,治宜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清热利湿通淋,用瞿麦、通草、萹蓄、滑石等;

排石化石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等;

活血化坚,用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等;

理气导滞,用青皮、乌药、沉香等。

腰腹绞痛者,加芍药、甘草以缓解止痛;

若尿中带血,可见小蓟、生地黄、藕节以凉血止血,去山甲、王不留行;

小腹胀痛者,加木香、乌药行气通淋;

伴有淤滞,舌质紫者,加桃仁、红花、皂角刺,加强破气活血、化瘀散结作用。

石淋日久,证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为虚实夹杂,为标本兼顾,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益气通淋;

腰膝酸软,腰部隐痛者,加杜仲、续断、补骨脂补肾益气;

肾阳亏虚见形寒肢冷,夜尿清长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肉桂;

肾阴亏耗,见舌红口干者,配生地、熟地、麦冬、鳖甲。

伴有湿热见症时,参照热淋治疗。

绞痛缓解,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可常用金钱草煎汤代茶。

若结石过大,阻塞尿路,肾盂严重积水者,宜手术治疗。

2.虚证

尿痛虚证可见小便涩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以湿热邪恋,脾肾亏虚,气化无权为病机,治宜补脾益肾为法。

补气健脾,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肉等;

化湿利水,用茯苓、薏苡仁、泽泻、扁豆衣等;

益肾固摄,用山茱萸、菟丝子、芡实、金樱子、煅牡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