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保护学生远离病毒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25 19:00浏览:

传染病之所以可以造成大流行是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一般学校的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所以大流行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一定要做好来,才可以保护学生不被传染病所感染。
 
一、健康教育
 
1、学校每学期都应安排日常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利用课堂、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2、学校应积极开展对教职员工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
 
3、学校可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对学生家长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告知其配合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晨检
 
1、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
 
2、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
 
3、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
 
4、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5、传染病流行时期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宜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
 
三、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
 
1、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
 
2、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