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25 18:57浏览: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要求为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及早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感染者,实施针对性诊疗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避免医源性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所发出来的关于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的相关要求。目前我们所认识的传染病是越来越多了,所以不得不防。
 
1、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落实《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自身职责定位,制定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诊疗隔离、医院感染管理、报告转诊等工作制度规范和处置预案并认真贯彻实施。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检测力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非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协调将患者转诊至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或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就诊。
 
定点医疗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要根据有关诊断标准、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要求,对相关传染病进行规范诊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完善重点传染病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将传染病诊疗纳入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体系。
 
2、加大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力度
 
各地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诊断能力、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建设和相关设备设施配置。对于医疗机构承担的传染病防治、信息报告等公共卫生职能,要保障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等相关资金落实到位。有关医疗机构要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方面,对承担传染病管理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给予倾斜。
 
医疗机构要加强相关医务人员资质管理,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宣教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宣传,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