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正确认识乙肝 乙肝核心抗体生理意义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24 20:00浏览:

乙肝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一般感染乙肝早期的时候症状是不太明显的,所以很多人就算感染乙肝病毒以后自己也是全然不知的,所以很多人稍微出现肝区不适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害怕自己是否得了乙肝,到医院检查医生通常会要求其化验血清,进行乙肝核心抗体筛查,通过乙肝核心抗体检查可以明确知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那么,乙肝核心抗体生理意义是什么呢?
 
什么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反而是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
 
它包括IgM、IgA、IgG三种类型。
 
IgM型是判定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持续3-6个月。
 
假如HBc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乙肝有慢性化倾向。如果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
 
HBcAb-IgG出现较晚,不是保护性抗体,检测HBcAb-IgG具有流行病学调查意义。乙肝核心抗体可通过胎盘,由阳性的母亲传递给婴儿,献血者也可以通过输血将核心抗体传递给接受血液的人。
 
乙肝核心抗体生理意义:
 
1、HBV复制:人的体内有HBV复制的时候乙肝核心抗体的滴度会显示异常。
 
2、HBV感染:在乙肝的诊断和鉴别时,把两份血清滴度进行比较,如果修复期血清的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出现3-4倍以上(包含4倍)的增加的时候,可判断为感染HBV。乙肝抗体在病毒性肝脏炎症的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
 
3、乙肝阳性抗体:表示乙肝之前的感染或目前的感染,区别就是进一步检查核心抗体的类型是哪个:核心体IgM或者IgG。急性或近期感染的依据就是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IgM,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是会呈现阳性的,依据就是乙肝病毒正在复制,并且是有传染性的。核心抗体IgG可持续存在在体内几年至几十年,意思就是以前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现在已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