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 药效对比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23 19:34浏览:

患上乙肝后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都会给患者带来无尽的伤害。目前治疗乙肝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细胞炎性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先剖析一下治疗乙肝的抗病毒的药物
 
目前乙肝抗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
 
首先来了解一下干扰素:临床上有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两种。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因为干扰素有它独有的禁忌症:
 
①乙肝病毒DNA小于2*10的8次方IU/ml;
 
②高水平ALT;
 
③基因型A或D型;
 
④肝组织炎症坏死G2以上;
 
⑤相对年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
 
⑥希望短期完成治疗的患者、希望近年内生育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PegIFN-a治疗。
 
禁忌症:
 
妊娠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失代偿期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严重感染,视网膜疾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部等基础疾病。
 
其次说的是核苷(酸)类药物五兄弟
 
它们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这五兄弟一直被人们称为乙肝抗病毒界中的“长跑健儿”,为什么说是“长跑健儿”呢?我们就来看看它们各自的技能吧!
 
“长跑健儿”各自的技能:
 
拉米夫定
 
优点:上市时间最长,且进入医保;缺点:持久应答率低、病毒耐药率高。
 
阿德福韦酯
 
优点:耐药变异率低,对拉米夫定耐药者仍有效;缺点:抗病毒作用较弱,起效慢,有潜在的肾毒性。
 
替比夫定
 
优点:HBeAg转换率高(22%);缺点:变异率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上市时间短,抗病毒作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有待证实。
 
但是为什么只有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得到“独宠”呢?
 
主要是因为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是目前治疗乙肝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其不易耐药,安全性比较高,副作用少,但孕妇禁用恩替卡韦。
 
同时恩替卡韦与其他兄弟的用药方式也是大相径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这四兄弟只要按照说明书用药就可,而恩替卡韦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根据其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可迅速吸收,约0.5-1.5h后达到血浆峰浓度,如果进食标准高脂餐或低脂餐的同时口服,会导致药物吸收轻微推迟,因此应空腹服用恩替卡韦(服药前后2h不应进食),一般推荐睡前空腹2h后服用。
 
对于长期吃药的人,偶尔忘了吃药是难免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如何补救呢?如发现较早,一般采取补服办法。但是如果快到了下一次服药的时间了,才想起来上次的药物还没有服用,则不必补服,只要下次按时吃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