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肝移植后“病毒感染”是致命杀手?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18 08:51浏览:

为什么肝脏移植后容易感染巨细胞病毒(CMV)?
 
  这种病毒也属于疱疹病毒,可以通过亲密的接触传播,多是因为与病毒携带者有过亲密的或性的接触,或是接触了病毒感染的儿童或他的用品,如尿布等。接触病毒的手,又接触了您的嘴、眼睛或鼻子,就会发生感染。同样,CMV也会在人体内进入休眠状态,并可能在免疫移植状态下复活。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有哪些危害,以及哪些措施预防?
 
  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病毒复活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如肺炎、眼部或胃肠道的疾病。在接受肝移植之后,CMV所致疾病也大大增加了移植肝脏发生功能异常甚至排异的机率。
 
  移植后早期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能有效降低发生CMV病的机率。目前较常用的预防CMV病毒感染的药物更昔洛韦等。
 
  什么是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另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它通过接吻等与他人唾液相接触的途径传播。1/3-1/2的感染者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会有发热、咽喉疼痛、乏力和腺体肿胀的表现。这些表现将持续数周。接着,EBV将在血液和咽喉进入休眠状态。在携带者的一生中,病毒偶尔会在这些健康人的口腔中复活(没有症状),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然而,在免疫抑制人群中,EBV的复活将引起严重的疾病。一些病毒颗粒还会感染和潜藏在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内,特别是在免疫抑制的人群中。EBV复活时,特别容易发生这种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