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科室疾病 > 文章内容

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分期有什么意义?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2-17 16:04浏览:

根据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系统状态和肝损害情况,乙型肝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免疫耐受期
 
  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即“大三阳”状态),HBVDNA载量高,但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免疫清除期
 
  免疫清除期依然保持“大三阳”状态,但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免疫耐受期,肝功能出现异常,血清ALT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出现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即“小三阳”状态),HBVDNA持续低于最低检测限,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大部分此期患者继续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大大减少。
 
  再活动期
 
  部分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多数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活动性复制、ALT持续或反复异常;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HCC的风险较大。
 
  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约90%—95%感染者可自发清除HBV。